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清远高新区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10-30 16:45:59 来源:清远日报

  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日前,记者从清远高新区获悉,近年来,该区持续在“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精准有效”上攻坚发力,扎实推进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制定规划、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各项工作,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截至2020年4月,清远高新区挂点帮扶的清新区石潭镇、派驻干部帮扶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达到出列条件。

  定向施策,以决战决胜之势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帮扶规划、落实扶贫政策……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清远高新区以决战决胜之势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其中,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挂扶点和镇村干部讨论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016年以来,区领导干部带队到石潭镇、大坪镇共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座谈14场次。制定《清远高新区新时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清远高新区新时期精准扶贫定期联系走访制度》,每季度由区领导班子带领干部职工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对象,与贫困户进行深入沟通,核清贫困户家庭情况,了解清楚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工作情况以及存在困难,指导项目实施,解决贫困户提出的问题。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清远高新区充分发挥镇驻村干部、村民代表调查、评议、公示过程中的把关和监督作用,严把精准识别关,将真正贫困的村民纳入到建档立卡对象,并建立和完善了贫困户台帐,做到一户一档。不仅如此,在深入贫困村、户调研的基础上,每年年初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形成结对帮扶一览表,使帮扶干部时刻不忘肩上的担子。年底还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对贫困户“八有”情况进行核查,及时掌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落实下一步帮扶措施。

  有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清远高新区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就是向贫困宣战、为贫困群众谋福利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帮扶过程中,该区积极完善挂点帮扶村的基础设施,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有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

  如:帮扶干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全面摸清蒲坑村基础设施现状,加大对石潭镇有关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划拨近4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蒲坑村上围村、岩口村等村小组的道路、桥梁、文化室、篮球场等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蒲坑村的人居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针对贫困在校学生,清远高新区除提供助学金帮助之外,还积极协调辖区企业为学生提供暑期工岗位,保证在校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区为蒲坑村在校学生提供助学金共计67800元,资助65人次;其中3名学生顺利毕业,走向就业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不仅如此,针对部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清远高新区还划拨36000元为蒲坑村3户贫困户提供危房改造补助,切实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每逢春节、广东扶贫济困日、中秋、国庆等节日来临之际,清远高新区组织帮扶干部职工为贫困户送温暖,2016年至今共向精准扶贫贫困户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等共计15万余元。

  聚焦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清远高新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积极发挥辖区高新企业多的优势,因地制宜挖掘可利用资源开拓新的扶贫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划拨2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高山茶项目、稻田鱼项目等后续运营。目前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高山茶项目整合了大古坳村、大掌村的220亩茶叶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完成茶叶加工厂,并已在2019年制作出清明前春茶和清明后红茶、绿茶等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约46300元。稻田鱼项目建成12亩的稻田鱼苗基地,每年为全镇有劳动力贫困户每户发放20斤鱼苗,累计发放贫困户501户次,共发放鱼苗10020斤,每年每户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约1400元。

  划拨近8万元用于蒲坑村困难户能繁耕牛养殖、砂糖桔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为3户贫困户各提供两头黄牛,为1户砂糖桔种植户提供肥料补助,保障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清远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现行标准、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深化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