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后,全市自然村一级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事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如何来解决村民的现实需求成为市委市政府考虑的重点。记者从9日召开的市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暨土地整合确权工作推进现场会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立起5个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5个示范点在农综改的平台上进一步将农技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农资合作供销服务、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等涉农服务进行整合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
五项涉农服务整合进一个平台内
市农业局局长张伟杰在会议上介绍,市农业局目前正在指导建设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有阳山县的七拱镇潭村、江英镇大桥村、龙家村,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连南金坑片区,清新区笔架坑口村等5个示范点。
新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能为农民提供哪些新的服务呢?张伟杰介绍,在对农综改试点镇村级服务平台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后,为进一步丰富平台对农业生产的综合服务功能,市农业局推动上述5个村将农技推广服务、农机专业化服务、农资合作供销、农产品电商销售服务、农村金融便利服务等多个功能整合在片区服务站的一个平台内,使服务人员、服务途径、服务内容和方式与当地产业特点相结合,真正做到实用。
9日当天与会人员还参观走访了七拱镇潭村、江英镇大桥村两个示范点。记者在大桥村公共服务站看到,正忙完农耕的多台农机被放置在院子里。服务站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前,大桥村内的农资农机市场还比较混乱,原来村内的23个农机服务大户为了争夺村内机耕、机收市场,不惜降价薄利服务农户,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农机服务效益低下。
村里成立“农联社”后,理事会动员村内23户农机服务大户统一加入了“农联社”内部的旭农农机合作社,整合了村内农机资源,联合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平台,统一为“农联社”社员提供耕作服务。整合农机资源后,服务平台拥有农用机械达到40台,耕作机械比较齐全,可以为社员提供土地蓬松平整、作物收割、农产品运输等全套服务,原先的23户农机服务大户需要自己去“抢生意”赚钱,现在只需要服务“农联社”内的368户菜农、果农就有干不完的活,而且经济效益比原来提高不少。
除此之外,大桥村通过建立的全镇第一个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通过宣传栏、电子荧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定期向村民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并聘请农技员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养方面技术咨询。金融服务平台里,村民1000元以下的小额取款、转账可实现足不出村。农联社内部设立的金融信用合作部,可为本社社员提供信用贷款,目前合作部共筹集股金221万元,借投放金23笔共182万元,产生利润约1.5万元。
全市土地确权工作进度缓慢
开展土地整合是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中心任务“三个整合”中的一个,本次会议上市农业局方面也对全市土地整合与确权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市农业局副局长王秋明在会议上介绍,据各地上报上来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的土地置换整合解决土地细碎化的村小组(经济社)有14000余个,涉及农户近50万户共约200万人,已开展土地整合面积167万亩,实际落地面积约109万亩。但目前全市已确权颁证的土地面积仍少之又少。
“前几天市督查组到各地去督查,发现报上来的这个数字实际上是有水分的,在土地整合与确权这方面,清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各级人员集中精力来抓好这件事情,否则很难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王秋明说。
市委农办副主任赖志军也在会议上透露,今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考核的重点有三项,其中一项就是土地整合与确权,希望各地能够积极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根据中央、省的要求,清远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颁证10%,到明年底完成颁证50%,到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全市土地整合与确权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市农业局副调研员李敏怀分析,主要是涉及到村民原有的利益平衡问题。“之前的政策,村里根据土地肥瘦不等的情况将土地分类分给村民,村民手里的土地极为分散,现在为了整合土地,要村民将手里原有的肥沃的土地拿出来再进行重新分配,有些村民不愿意。再加上有些土地涉及到纠纷,就更加难以确权颁证。”李敏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