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在16日召开,市委书记葛长伟、市长江凌就贯彻省里加速推进粤东西北发展纲要作了讲话,阐释清远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框架中的定位,结合省情与市情,重申清远发展的方法、途径以及需要克服的问题,涉及时政、行政、经济与社会诸多方面。
在本次全会的前一天,市委召集70多名清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举行暑期座谈会。会谈仍然围绕两大主题:省里振兴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的外部形势,以及清远内在的调整与转型。这两次会议,就近期集中阐发清远发展的处境做出了呼应。
今年乃至于更早的时间里,关于清远振兴发展的讨论始终没有停过。借助于敦促重点项目尽速发展、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讨论等机会,清远市委市政府一直向行政系统及清远居民详尽地阐释发展原则、说明发展的方法,既点明现实难度,又诚实地展望愿景。以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为标志,清远今后至少五年的发展对策已经确立下来,党政系统切勿再有犹豫和游移。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趋紧,清远的策论充分考虑了各个维度的环境现实,尤其是省里振兴粤东西北的计划,更是厘清并确认了清远在此轮经济周期中的分工。
就像在暑期座谈会里形成的共识,依照粤东西北振兴计划,清远作为珠三角北缘门户的定位,与既定的桥堡战略互为补充。粤东西北要做广东经济引擎的新的增长极,在山区市中率先进入转型期的清远,要做粤东西北片区的经济增长极。这就是省里对清远的“分工”。
这里所说的“分工”不单指产业分工,更指向清远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两大经济体内部的角色承担。只有认清并把握这个分工,清远南北部及各市县才能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城市扩容等方面确定正确的视野,才能把握原则,也才能守住底线。
分工之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资源流动与配置,全会对此有客观分析。依照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清远正在经历转型调整的“阵痛”。好消息是,尽管GDP总量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质量优于往年。以五年为限的短期发展看,这是清远的后劲与潜力所在。
考虑到新的经济振兴中,恰当的分工与资源协调具有重大意义,这对经济组织水平提出了超过以往的考验。因此,伴随分工的确立、资源重新流动,包括行政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就是题中应有之意。这是落实清远分工、落实资源配置、落实清远优势的重中之重。
利用好省里、国家的政策与资金,向外获取发展动力,无疑是要做好的“功课”。同时,善于对内盘活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也相当紧要。仅以土地为例,各地都喊用地指标紧缺,但供而未用、批而未供、批而未证的土地就有4.4万亩,行政部门的经济组织能力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无论是更充实的分工定位、资源获取与盘活,还是经济组织,都应该在执行中避免走到老路上去。市县(区)乡镇最容易在经济发展上无视变化了的环境,最容易陷入陈旧的路径依赖。当全面而透彻理解新一轮经济振兴的本意,关键词是新分工、资源、组织及改革。
对于清远而言,成法不足恃。要完成省市定位与布局,并且让全体清远人从此轮经济发展中获得收益,改革依旧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凭据与动力。清远的发展,包括青山绿水,包括稳定与环保,从来都是改革的红利。就此而言,清远的未来依旧是为改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