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三农”工作的突破点在哪里? 重点是农村综合改革

2013-08-30 18:16:42 来源:清远日报社

在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葛长伟提出“三农”工作的突破点在哪里? 重点是农村综合改革
“‘三农’工作的突破点在哪里?重点就是抓好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从这个角度认识深入开展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才能更好地找准切入点,少走弯路。”昨日,市委书记葛长伟在连州召开的清远市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是如此强调“村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建工作事关农业农村工作大局”。
  据悉,开展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清远市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年初以来,各县(市、区)分别选择部分镇、村开展村建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葛长伟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凌表示,市委的部署是通过完善村级的基层组织来拉动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村级的基层组织是个基础,把这个基础做起来了,下来很多改革会应运而生,包括土地的流转、家庭农庄的发展以及农村维稳、计划生育等政府的工作会得到很好的协助。
  市领导邓光荣、黄兆芬、刘汉球、温湛滨、谢杰斌参加了会议。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陈祖煌在会上作了《推进“四个重心下移”重塑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辅助报告。
葛长伟谈“村建”
“村建”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
  葛长伟认为“村建”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延伸了党委、政府在农村基层的治理网络,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截至7月底,全市80个镇(街)、641个行政村参与试点,在全市1023个行政村中成立了758个党总支、710个党政公共服务站,在村民小组(自然村)中成立了8419个党支部和12235个村民理事会。二是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实现了让群众受益的目的。一些原本不关心村务的“能人”、年轻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竞聘参与村委会、村民理事会等村级基层组织活动。试点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在旧房改造、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养殖业、建设文化体育设施、维修乡村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探索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路,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开始发育。四是更为有效应对群众利益诉求增多的趋势,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从半年多的试点情况看,凡是村民自治推进较好的地方,群众分散力量得到整合,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有人管、有钱办,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村容村貌整治效果相对较好,甚至救灾复产工作进展更为顺利。
“村建”成效看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葛长伟提出下一步“村建”工作要求。即要扎实做好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一是要把积极稳妥推进“村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村建”工作是在现行基层治理的基本框架下进行,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推进。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方向。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要深入调查摸底,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提出村级基层组织设置的方案,由群众民主商议,在加强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二是要使提高村民组织化水平成为更好实现村民利益的过程。要依法规范党委、政府行为、不用行政手段乱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不随意向村民自治组织转嫁工作职责,下达指令性指标任务。同时,强化村民自治,只是手段,目的是更好地把村民组织起来,着力把村民自治做实,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农”目标要求开展工作,使之成为实现村民利益的有效平台。三是要把“村建”工作成效体现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上来。衡量“村建”工作成效,必须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重要标准。
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由农委牵头
  葛长伟强调要处理好与“村建”工作相关的三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推进改革与确保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稳定的关系。要准确把握改革方向,防止出现虚化村级基层组织的问题。防止基层民主范围被人为扩大。二是要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的关系。党组织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对村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的方向把握上,减少对具体事物的干预,更多地依托和引导村民自治组织,促进群众通过民主决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要处理好党委政府引导推动与激发群众主动性的关系。要坚持党委政府引导推动与激发群众主动性并举,逐步修复和重建农村自治组织功能。只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相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改革任务。葛长伟在会上透露,市里已经研究决定,由市农委牵头,把农办单独设立,市委成立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由农委牵头,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统一协调力度。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