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到”扶贫要吸取第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的经验,从输血型扶贫转向造血型扶贫,将农民技术培训作为重点,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工作,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发展规模生产经营。
———葛长伟
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到阳山县秤架瑶族乡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提出,新一轮“双到”扶贫要吸取第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的经验,从输血型扶贫转向造血型扶贫,将农民技术培训作为重点,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工作,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发展规模生产经营。
葛长伟走访了阳山县秤架瑶族乡杜菜村的三户帮扶户,与杜菜村委会干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委台办驻村工作组一起座谈,商量探索杜菜村脱贫致富的路子。杜菜村处于平原地区,面积10.45平方公里,人口288户1257人,集中分布在一河两岸的4个自然村。该村2012年的村集体收入为2.1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523元,属于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帮扶村,由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台办对口帮扶。全村贫困人口有56户155人,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2494元。
扶贫工作组于今年6月底进驻杜菜村摸底调查,为该村制定了三年脱贫计划,措施包括筹措资金给村委会入股水电站确保村集体收入长期稳定达到7万元以上,改善村道、自来水、农田水利、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支持帮助该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淮山种植、畜禽养殖等项目进行产业扶贫等。
葛长伟认为,第二轮扶贫的贫困村基础及贫困户的情况比第一轮扶贫的总体条件要好一点,县、乡镇以及驻村工作组基础工作开展扎实,对贫困村的情况熟悉,下一步脱贫的措施也具体、可行。清远市作为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要总结借鉴好第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重点探索脱贫的长效机制,从输血型扶贫转向造血型扶贫,调动农民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现有资源,破解农民地少、钱少、文化低的困局。
“除了已有的扶贫措施,还要重点破解人均地少、耕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葛长伟提出,清远市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掌握技术能力弱,下一步要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作为扶贫的重要措施。市委台办可发挥自身作用,借鉴台湾精致农业的成熟经验,组织台湾农业企业帮助农民培训种植花卉、水果等技术。另一方面,要结合清远市正在开展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村民理事会的作用从村务管理向组织农民搞生产经营管理转变,动员和组织村民对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探讨,解决土地零碎化问题,实现规模种植,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