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伍后进入英德市地方公路管理站,现年43岁的陈帮赠已在公路养护一线岗位上度过了21个春秋。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刚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保障公路畅通,为老百姓服务!”对于自己的工作,他如此朴实地形容。
在他的带领下,其所在公路道班2005年至2009年连续5年被清远市地方公路总站评为先进道班。其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还在广东省职工技能比赛中获得优秀奖项。
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军人的拼搏精神
1996年,陈帮赠从部队退伍。他来到了英德市地方公路管理站,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他,并没有什么经验。“既然来到了这个岗位,就要尽自己能力做到最好。”他不作多想,一心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他虚心地向道班里的老同事请教,工作之余把时间都放在了学习有关公路养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凭着一股退伍军人执着不怕苦的劲头,他很快由一名普通养路工成长为生产骨干。
在工作上,他始终发扬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军人精神。2014年6月,陈帮赠从石牯塘道班调到如今的坑口咀道班接任班长。该道班主要负责县道381、378线约50公里的公路养护和保通任务。但是,该路段地质地貌特殊,自然灾害频发,养护难度相当大。
“不仅要把路养好,还要把人带好!”陈帮赠在了解到县道381、378线的养护难度和道班养护工人的实际情况后,他便暗下决心,要把整个道班的工作搞上去。
道班里只有8个人,在平日里,陈帮赠与其他养护人员不仅要进行路面巡查,清扫垃圾,栽种绿化树木,还要负责铺沥清,抢修路面。甚至在农忙的时候,还要清理乡亲们扔到公路上的野草、禾秆、玉米秆等杂物。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得加强巡查,一旦出现状况,半夜三更也得立马爬起床。
很快,无论何时都坚持在工作第一线的他获得了道班工人的认可。同时,经过他与道班工人的积极沟通,帮助大家解开心结,整个道班树立起了养路信心。在他的带领下,不仅保障了责任路段的安全畅通,路容路貌也得到极大改善,公路优良路率一直排在全市各道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