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清城区稳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工作有序进行。来自清城区委农办信息,截至目前,全区153个村(居)可为群众代理代办31项政务事项、24项民生事务及农村电商服务,行政村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依托区、镇(街)、村(居)三级快速网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党建信息平台、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六大业务系统让网络资源互联互通。今年计划建美丽乡村44条,引进资金20亿元,在建乡村旅游项目8个。
公共服务重心下移,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清城区推进农综改以来,工作可圈可点。其中,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在全面建成111个行政村“一站式”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截至目前共投入500万元为全区153个村(居)社会综合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可为村民群众代理代办31项政务事项、24项民生事务及农村电商服务。111个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设立了服务站点,区、镇、村三级数据互联互通。
涉农服务平台整合上,通过“光纤改造”和“光纤到村”工程,搭建起区、镇(街)、村(居)三级快速网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党建信息平台、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六大业务系统全面整合,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4日,清城区与苏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今年下半年,依托“一站式”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在清城辖区内至少建成6家直营店、30家村级服务点及1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仓库,三年内完成80家村级服务点建设,全面构建“区—镇—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
此外,清城区积极推进广东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建设,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征信中心,完成了7.8万农户信息录入,采集率达90%;投入53.55万元增设153个乡村助农取款点,实现了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目前,石角镇灵洲、飞来峡竹园2个经济合作社信用合作部,筹集信用合作互助金100多万元,发放互助金8笔共56万元,为村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区财政安排8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推广的“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目前已成功放贷89笔3512万元,财政补贴保费35.12万元;“小微贷”惠农贷款产品,目前已成功放贷2笔,发放贷款金额300万元。
今年计划建44条美丽乡村,以旅游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在稳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三个整合”的同时,清城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据统计,过去三年全区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推进131条美丽乡村建设,使一大批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和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2016年,该区美丽乡村创建目标44条,其中整洁村30条、示范村10条、特色村4条。申报认定清城区石角镇石歧村委会白沙村、龙塘镇泗合村委会汉冲村、源潭镇洞尾村委会上华村为广东名村。
农综改的根本是要给农民带来实惠和福利,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今年以来,清城区大力推进东城-飞来峡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建设,以旅游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
其中,根据每个村的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题村,如铺背村为“乡运·我运动我健康”主题,樟洞村为“乡音·世外桃源”主题等。与此同时,清城区根据旅游项目实际,探索形成了引进公司开发、村集体自主开发、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公司共同开发等三种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目前,清城区财政补助每个重点打造的示范片区1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示范区旅游厕所、道路修整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了越秀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乡村旅游建设;争取了省级旅游厕所专项资金55万元,扶持建设旅游厕所5间,有效改善了乡村的旅游环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相关旅游项目建设,现已引进资金20亿元,在建的乡村旅游项目8个,已完成投资1.2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长
今年是承担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点任务的收官之年,6月初召开的清城区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清城区今年的农综改要紧扣全面建立和规范村民理事会、探索推进村委会规模调整、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三项任务,重点抓好完善基层治理架构、加大力度推进“三个整合”、尽快推动城郊区改革取得突破三个方面工作。与此同时,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据清城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该区将着力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村民自治有效落实。继续深入推进“三个整合”,抓好先置换后整合确权,加大整合非普惠性涉农资金的力度,健全三级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农村资源效益。
此外,重点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增长。其中,引导农民将整合后的土地向本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探索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试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新途径,加强对农村电商、生鲜物流、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业态的研究布局,打造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持的新型现代农业。与此同时,学习借鉴凤城街古城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石角镇十二晚村以地入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农民利益分配的新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