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位于广东省北部,胡秋荣是清远市鱼湾村的一名村民,这些年,她在国家帮扶政策的支持下,靠着养殖当地的特色产业“清远鸡”,不仅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还在村里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
一大早,清远市鱼湾村的养鸡大户胡秋荣,就拿着工具到自家的鸡场门口收集鸡粪,卖给收购商运往种植基地做肥料。
九十天出一次鸡粪,就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鸡粪都能挣钱,我心情特别愉快。
如今,胡秋荣养殖的清远鸡已经3万多只,去年她的收入有近30万元,这可是她过去几十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2007年是最困难的时候,我老公得了病借了几十万元没办法还,卧床整整十年,药费每月要六七千元,小孩要读书,在这个情况下,我一天干20个小时,只睡三四个小时。
2017年,胡秋荣的丈夫病逝,看着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胡秋荣心急如焚。
希望两个女儿不要像我这么穷,我要给她们做个榜样,我要脱贫,要致富,我希望通过努力改变我的生活。
就在此时,来自广州市对口帮扶鱼湾村的驻村支书高建辉来到了这儿,他到村子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起了鱼湾夜校,免费为村民培训各种职业技能。
不管是摆脱贫困还是奔向小康,一定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并且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人的思想转变是非常关键的,有了志气,将来的收入,稳定的脱贫,高质量的生活一切都有了,这也是我创办鱼湾夜校的一个初衷。
来鱼湾夜校授课的老师都是来自广东省各高校,还有各个领域的农技专家,正是在这里,胡秋荣第一次了解到养殖清远鸡能带来的实惠。
上了夜校思想开阔了,不仅有人派鸡苗,还有人指导技术。 我们前期通过项目的引进,资金、政策的一些帮扶,来建立她自己产业的一个基础。
清远鸡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根据帮扶政策,除了免费发放鸡苗给养殖户,鸡崽养到4个月还由当地龙头企业负责收回销售,这让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胡秋荣看准了这个产业 ,2019年 ,在政府的贴息贷款和技术支持下,胡秋荣向亲朋好友借了60多万元,建起了面积近3千平方米的养鸡场。
运鸡苗的时候是24小时都很难有觉睡的。烧窑,喂鸡,搞水,还要冲药水,平时就我自己搞。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那就继续吧!
致富奔小康的决心让胡秋荣铆足了干劲,第二年她经营的鸡场就有了20多万元的可观收入。在鱼湾夜校,胡秋荣还学会了一些理财知识,她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投到了村子新建的茶园里,每年还能多拿到五六千元分红。
反正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了,心情也比较好了,我现在也胖多了,胖了十几斤。
如今,鱼湾村累计有700多位村民参加了鱼湾夜校的技能培训,有30名村民在夜校获得了大专学历,还有十多人取得了育婴师、电工等技能证书。村民技能提升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也开启了“加速度”。
之前我们一穷二白,通过技能培训后,我们有了菇厂、茶园这些产业,接下来我们朝着继续扩大产业的路子发展,让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奔向小康。 今年,胡秋荣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她还想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周围的村民一起致富奔向小康。 国家的优惠政策,让农民奔小康的路更近了,农民干起来都更有劲了。我最想买一辆车,到天安门广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