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阳山来说,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紧紧把握主题主线,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加快发展。”县长李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社会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李欣说,为实现上述目标,阳山县今年要重点做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推动“三农”发展、推进产业发展、推进城镇扩容提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法治廉洁政府等7个方面工作。
着力深化改革 激发农村发展潜力
阳山县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报告提出,继续推动“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激发农村发展潜力。加大农村土地置换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积极实施农村普惠金融“八项行动”,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站和助农取款服务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开展“支付易”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培育现代农业体系奖补制度。深化与省市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总结岭背镇、太平镇设立片区办事处的经验做法,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
力争引进项目合同 投资50亿元以上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报告提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对接珠三角地区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引进一批符合“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有税收、效益好的项目。力争全年引进项目合同投资50亿元以上、实际投入12亿元以上。
继续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健全企业“三级服务员”机制,拓宽政企互动渠道。加大5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争取年度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推动同泰油脂、碧桂园凤凰酒店等一批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陶美建材、连江梯级电站扩容改造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力促致德工业园等一批项目早日开工。
推动“三农”发展农民实现增收
报告提出,以新农村供销合作社为平台,出台政策,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及相关资源,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重点在每个乡镇扶持3至5家、全县共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发展壮大阳山淮山、蔬菜、沙糖桔、阳山鸡等特色农业,建设油茶、茶叶、特色水果和优质稻4个产业带。加快推进食用菌基地、鳗鱼养殖等项目,打造14个蔬菜生产基地、4个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深化与阿里巴巴等电商的合作,建设区域农产品交易流通集散地,打造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更多“淘宝村”,推动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全面铺开电商创业培训,引导和扶持更多创业青年开办网店。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一批“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实体店。
打造“两区一园”推动产业发展
报告提出,重点打造“两区一园”。一是七拱工业集聚区。重点完善集聚区规划,加快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二是城东工业集聚区。重点抓紧推进征地拆迁、土地规划调整和用地报批,完善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争取引进一批生态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促进人口集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县农村电商物流产业园。重点完善信息网络、物流、检测等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和保障体系,集聚更多电商和农业公司,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推进大理石板材加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粉体加工产业,提高金属矿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小江镇雷公岩风电、七拱镇犁壁山风电、农户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围绕“珠港澳绿色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盘活旅游资源,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村庄。
推进城镇扩容提质拉大县城空间
“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城乡互促共进。”报告提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重点加快推进江滨路、城南市场迁建、商业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5个回迁安置点建设,完成“三馆”达标、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项目。加大城东新区建设力度,拉大县城发展空间,重点加快推进征地工作,做好道路、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前期工作。
完成造林6.76万亩、1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新增县级森林公园1个、镇级公园5个。做好连佛高速阳山段、省道260线文塔大桥至水口大桥改线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汕昆高速阳山段开工建设,推动省道114线、省道262线等6条省道烂路改造项目建设,完成国道323线阳山走马至上柳塘路面改造和白莲片区公路、桥梁的综合治理。力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