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珠海市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龙广艳率队来清远市交流医改工作。珠海市交流考察团队认为清远市医改工作力度大、注重开拓创新,如对市县医疗卫生一体化、县镇医疗卫生一体化、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推进,值得他们学习借鉴。市政协副主席兼市卫计局局长唐远强等与珠海市交流考察团进行了交流。
A、2014年全市投入卫生计生经费26.2亿,同比增加40%
据介绍,清远市医改工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遵循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法,围绕“巩固基层、深化县级”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医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4年全市投入卫生计生经费26.20亿元,同比增加40.14%,占财政支出的12.28%。
2014年,清远市新增7家县级医院改革试点,试点医院总数达10家,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100%覆盖。试点医院探索推进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以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医院基本药物平均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目前,各试点医院运行总体平稳,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大部分试点医院反映改革后呈现政府投入、服务人次增加,药品费用、就医费用下降的“双升双降”良好态势。截止2014年10月底,佛冈县人民医院、连南县人民医院、阳山县中医院等三家全市首批试点医院门急诊同比增长18.7%;出院同比增长16.3%;医院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合计991.92万元,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的下调,让利群众227.56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B、各县(市、区)二级以上医院共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71家
在工作中,清远市积极探索市县医疗卫生一体化。市中医院先行先试,于2014年1月托管了阳山县中医院,并与阳山县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3月打包托管了佛冈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慢性病医院,并整合成佛冈人民医院集团,成为市、县结合的新型“医联体”,11月又托管了连山县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制定《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帮扶连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方案》,设立基层援助科,选派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连州市妇幼保健院挂职帮扶。
同时,积极探索县镇医疗卫生一体化。阳山县积极探索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管理模式,制定系列制度,深化医院托管,力促县镇医疗深度对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与全县17家(含分院,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除外)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全面托管模式,在其基本功能定位不变的前提下,由县级医院派出管理和技术团队直接参与其管理决策,全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为清远市推进县镇医疗卫生一体化做出了示范。目前,清远市各县(市、区)二级以上医院共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71家,在技术、管理、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全方位的支持指导,有力促进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C、托管帮扶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推进方面,市中医院托管阳山县中医院后,成立了医院理事会,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要求,制定了县级公立医院章程,初步建立了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理事长由县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同志兼任,其他成员由县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医院负责同志及职工代表等组成,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和人事管理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副职推荐权、中层干部聘任权、收入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等自主经营管理权。市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佛冈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慢性病医院后,将其整合成佛冈人民医院集团。市人民医院11月托管连山人民医院后,同样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连南县人民医院于去年7月初由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理事会聘任。
D、“3+2模式”培训基层适用人才
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12年以来,清远市大力推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训引进基层适用人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制定印发《清远市引进培训基层医疗卫生紧缺适用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培训基地,连续五年招收100名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这就是“3+2模式”培训模式。首批77名(2012年招收)培训学员已于2014年7月已分配。2014年清远市又与中山大学合作办学,在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依托中山大学教学资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进行临床医学本科学历教育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计划5年内培训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