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新闻报道

清远市创作话剧《康梁》北京上演 观众激动、惊艳、入戏

由市文艺创作中心副主任李新华创作,文化部领导、梁启超后人、专家齐点赞

2015-06-02 21:26:37 来源:清远日报

       自今年4月1日启动全国巡演以来,由清远市文艺创作中心副主任李新华创作,佛山粤剧院排演的大型历史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又名《康梁》)在全国9省12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康梁”热。5月下旬,《康梁》巡演到北京,在保利剧院和清华大学分别上演2场。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北京观众“五体投地”
  北京演出是此次巡演关键一站。此次北京站演出共4场,其中北京保利剧院2场,清华大学2场。李新华介绍说:“梁启超晚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因此我们把‘进清华’视作一次文化的朝圣,一次精神的回归。”
  在保利剧院的演出中,热情的观众为人物的悲欢而悲欢,为他们的嗟叹而嗟叹,欢呼声、唏嘘声、低泣声不绝于耳。5月21日晚演出谢幕时,更有一名激动的观众冲破工作人员的阻拦,爬上舞台,先是向主演抱拳90°鞠躬,继而下跪,最后“五体投地”。这名热情观众的举动,把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静场了好一会,才有四五个剧场工作人员把他带下舞台。在剧场大堂,这名观众流着泪向剧场负责人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今天晚上我太激动了,太入戏了,对不起……”。
  5月26、27两晚,《康梁》在清华大学的新清华学堂上演。新清华学堂是个大剧场,超过2100个座位。在这么大的剧场演戏,对于演员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为让清华师生更好地了解话剧《康梁》,剧组还在演出结束后专门安排了与观众互动环节。李新华回答了清华师生提出的“话剧《康梁》对当下中国以及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引领意义”、“如何看待戊戌变法中谭嗣同的杀身成仁与康梁的‘失败逃亡’”等问题,赢得在场观众多次鼓掌认可。  
  梁家两代后人观看演出
  5月27日晚,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等领导在新清华学堂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董伟用三个“想不到”来评价《康梁》,他说:“一是想不到一个青年作者写的剧本那么好;二是想不到佛山的演员普通话那么好;三是想不到佛山粤剧院可以排出一部那么好的大型话剧。”董伟还说:“演员很入戏,剧本很干净,演出很成功,出乎意料。这个戏要多演,祝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梁启超后人得知《康梁》将晋京演出的消息后,提前大半个月就买好了票。梁启超的孙女梁红、梁忆冰,外孙女吴荔明等,带着梁家第四代前来看戏。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是北大教授,她先后在保利剧院、新清华学堂两次观剧。看完戏后,吴教授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你们用康梁师生情感这一线索,把37年的历史勾连起来,太不简单了!最后还以灵魂对话的方式,把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思想引出来,既符合历史,又充满了正能量。我们所有梁启超的后人,感谢家乡人民创作了这么一部有价值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认为:“这几年在北京看到的有分量的戏并不多,而《康梁》这部作品是触动灵魂的、激动人心的。这部戏写出了一种大思想、大情怀,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蕴藏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总政话剧团著名演员、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认为:“这是一部咏叹调的话剧,从文本,到表演,无不充满着激情。”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法曾认为:“《康梁》的艺术性、观赏性、文学性都非常好,把枯燥的事件写得如此惊心动魄,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