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市区将新建约278公里道路、建设完成学校42间共3万多个学位、新建养老院4处、升级完善20处肉菜市场、完善建设文体设施和医疗机构一批。21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市区拟出台《清远市中心城区城市“双修”规划》(简称《规划》),有序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治理“城市病”。
治理黑臭水体河段65.3公里
据介绍,“城市双修”工作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河岸线、海岸线和山体的修复。根据《规划》,市区生态修复工作将分为山体修复和水体修复,本次山体修复的目的是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结合山体受损面积、地灾隐患程度、景观敏感程度、植被生长情况,规划重点对大龙村、青龙村以及迎咀村片区被破坏山体进行修复。
水体修复主要是针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将治理河段4处,主要为黄坑河、澜水河、海仔大排坑、龙沥大排坑。治理长度总计65.3公里。4处河段均已编制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可研报告,计划近期实现市区段水体不黑不臭,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到2025年前基本实现河涌岸线生态化、固化、靓化,河涌岸线明晰整洁、绿树成荫。
在完善市区公园绿地方面,近期建设公园绿地8处,分别为东门塘公园绿地、松苏岭公园、北岸公园、南岸公园、燕湖新城文化公园、新开河沿岸公园、青榄海沿岸公园、水街公园。新建公园绿地约658.71公顷的同时将见缝插绿、见绿造园,规划建设51个社区体育公园。
市区将形成两条环线道路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小车,市区部分道路不宽,平交路口过多造成路上越来越拥堵,而且停车也不方便。”作为市民最关注的交通问题,已纳入此次城市修补规划中。
《规划》提出了市区周边未来将形成高速公路“两纵三横,双环绕城”的结构。两纵分别为广清高速,广乐高速;三横分别为汕湛高速,佛清从高速,北三环高速;双环分别为高速公路内环线及高速公路南向连接环。
市政道路方面,将建设8个立交项目、40个交叉路口整治提升、5个高速路出入口改造。其中,2019年将新建道路67项,总建设长度89.6公里,升级改造18项,总长度26.2公里;2020年新建道路26项,总建设长度75公里,升级改造7项,总长度41公里;2020年后新建道路32项,总建设长度113.3公里,升级改造6项,总长度35公里。
“通过‘城市修补’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环境更宜居”市自然资源工作人员介绍,教育问题亦是此次城市修补重点。到2020年底前,全市将通过教育设施修补,基本建设完成42间学校,补足基础教育短板,让市民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规划》中提到的42间学校包括14所幼儿园,增加5940个学位;19所小学,共增加33210个学位;8所初中,增加15600个学位;1所高中,增加3000个学位。
与此同时,《规划》在城市修补方面对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涉及的10大类内容进行普查,针对亟须解决的问题,制定差别化的修补措施。除了道路和教育之外,如给、排水设施及管网,消防和管网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和医疗卫生设施等。
其中,近期将治理市区内涝共43处。包括城中村内涝点28处,主要集分布在内街背巷,旧城8处,东城3处,小市、横荷共17处;道路内涝路段15处,主要为小市、东城、旧城区部分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