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壑幽谷,清溪长流,刚刚过去的夏天,清远最热门的旅游打卡榜上一定留有位于阳山的广东第一峰的倩影。在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的风景画廊内,幽远的溪流声忽远忽近,不少城里人选择来到这个热门地,静下来,感受生活本来的模样。
目前景区内已规划建设了石坑崆游览区、太平洞瑶寨、秤架大河谷、天泉瀑布、天泉高山温泉和第一峰漂流等六大游览区和体验区,景景相宜,如诗如画,这是清远生态旅游链上璀璨明珠之一。
“对峙青峰水底眠,东坡笔下有诗篇。”清远独特的自然山水之美,拥有独特风光的高山峡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溶洞温泉等奇特景观。如何将生态优势与城市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清远正在打造以主题公园、山水田园和民族风情为亮点的国际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让绿色生态成为清远旅游产业发展的厚重底色。
构建生态旅游带 助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游北江、品河鲜、登飞霞山、观飞来寺……今年9月,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旅行社的代表们,用半天就游完了清城辖区内北江沿岸的各个景点。
从飞来寺回到船上,正好中午十二点半,游船上已经准备好午餐,除了清远鸡等两三道当地特色美食外,其他全是早上从北江捞上来的纯正河鲜。旅行社的代表们一边欣赏沿河风景,一边品尝地道美食。
广州斯巴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博来之前对此行充满期待。虽然以前经常来清远旅游,但这次旅游路线的安排让他得到不同以往的体验。“来清远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纯生态绿色美食。”他说,清远对于珠三角的游客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绿色生态,近两年清远从传统旅游模式向现代全域旅游转变,而且大部分旅游景区升级改造速度快,每次来都有新的体验。
除了位于清城区辖区范围内的这几个景点,清远北江流域沿线拥有白庙渔村、浈阳峡、宝晶宫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可提供旅游观光、水上运动、餐饮住宿、购物体验等旅游产品,“游山玩水”的生态旅游是北江旅游的最大亮点。同时,按照“两带一廊28个支点”的旅游空间布局,清远长隆、梦享谷、音乐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未来也将被北江串珠成链,形成精品旅游景区集群。
一边打造北江生态旅游带作为清远旅游的“黄金水道”,一边对“陆上生态旅游带”进行紧密布局。近年来,随着省道S114线撤销收费站并实施免费通行,从大湾区自驾来清远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据古龙峡景区策划营销负责人徐伟跃介绍,每逢黄金周期间,从清新迳口通往该景区的省道S114线路段,都需要交警现场疏导交通。
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路段的通行能力,清远通过打造自驾旅游示范线路,进一步提升旅游通行能力,将建设服务完善、功能齐全的旅游公路体系,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新格局。
据悉,省道S114线清远段未来将以旅游公路为切入点,带动房车旅游、自驾旅游等高端旅游市场,将清远南北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系统布局生态风景道、游步道、营地驿站、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推动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
水陆两条生态旅游带的建成与延伸,助推了清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全市接待游客345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9.3亿元,分别增长8.24%和9.6%
以生态和乡村游为抓手 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初夏五月,英德九龙小镇景区300多亩的荷塘碧水盈盈,竞相开放的荷花白里透红,微风吹过,清香扑面,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来自广州的欧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该景区举办的“第三届荷花节”,时长持续近五个月,期间还相继推出万人热气球婚礼、莲子采摘、荷花风味美食等系列荷文化活动。
“珠三角大大小小的景区都去过了,第一次来到这么有特色的地方赏风景品美食,与大自然亲密相处。”欧先生坦言,虽然他也去过一些乡村旅游,但是没有像九龙小镇生态体验感这么好。
继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之后,2018年九龙小镇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也是清远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范例。在清远,像九龙小镇这样的乡村旅游点达到120个。
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重要一环,清远正在迅速发展。去年初,清远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科学发展。截至当年9月,清远已发展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3个。全市650多家农家乐中,连山瑶家野菜馆、清城燕湖山庄等20个农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对于珠三角客源市场而言,乡村是最好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应该成为清远全域旅游的一大重点。”浙江大学旅游系副教授、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对清远的乡村资源非常看好。
除此之外,近年来,清远以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为引领,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把绿色生态打造成清远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抬高门槛,拒绝落后产能。清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优势,加快探索生态振兴、绿色崛起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广清产业园为例,每亩“投资强度350万元、税收35万元、产值1200万元”的高门槛,就让该园区成立以来先后拒绝50多个低端或高污染项目。
另一方面,紧扣绿色发展要求,把实施全域增绿工程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继续开展碳汇造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工作,确保全年完成造林任务1.76万亩。同时,加快融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美城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力争到2020年,新增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生态转化、绿色富民发展
每天早上9点至12点,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马浩泉的工人们拿着气罐和一部“负氧离子测量仪”,来到森林里采集口采气。他们将采集的空气分单瓶和礼盒装两种,单瓶的为58元,礼盒装是198元。
静悄悄的山间空气居然能变现,马浩泉感受最深。先是对山里闲置的“空气”下手,精心包装一番,打着“连山富氧森林空气”的招牌,开起了当地甚至省内第一家卖空气的公司。
目前,马浩泉已经与国内一家母婴信息平台达成了营销协议,将借助该平台开展“连山富氧森林空气”的推广、销售。同时,他和珠三角地区一些高端健身室、餐厅、楼盘等场所联系,联合推广连山的空气。目前,他已经与广州一些高端餐厅洽谈设计方案,并与外国的经销商商谈出口事宜。
民营企业家将富氧森林空气“卖出去”,是连山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按照“打造岭南森林康养和体验目的地”的要求,连山主动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森林生态优势,大力培育孵化以森林康养产业为特色的新业态,加快推动生态转化、绿色富民发展。
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把经济价值转换出来。连山探索的路径,只是清远探索生态转化的一个缩影。立足丰富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本底,处于粤北生态屏障区的清远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坚持旅游主导,推动产业高质量迈进,清远将目光锁定在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远牢记“一区”发展定位,以“建设主题公园旅游城市”为总体目标,将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不断加快发展城市主题公园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等,同时,统筹推进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工作,加快城市环北江休闲绿道规划建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方面,全市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推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家乐。另一方面推进智慧旅游、“旅游+”发展。全面策划推介清远旅游产品,加强城市旅游联盟、联动,加快完善旅游厕所、标识、交通等公共配套,打造特色购物、休闲、美食街和旅游手信,吸引更多游客过夜,拉动旅游消费。推动旅游项目招商。扶持旅游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创建国家4A、5A级景区。打造“清远48小时旅游目的地”。
以山为脊、以水为脉、以绿为肺,清远翩然之姿傲然盛放于北江之滨,绿色生态正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厚重底色,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山水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