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近日,清远日报社与清城区文化体育局联合举办“清远最美全家福”图片展在清城区江心岛举行,从300多幅脱颖而出的110幅全家福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有回忆当年三家共住一房的艰苦,有感慨今天通讯方式的发达,也有要验证父亲当年的一句话。
有“忆苦”型的。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有三家人,共有十几口,收藏人叶先生把照片命名为《三家福的故事》。照片拍于1969年,那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叶家、黎家和汤家三家共住一房,三家老幼共有十九口,住处位于清城麻巷街。小平房56平方米,其中小厨房面积不到四平方米,本来不算宽大,可还要摆上三个大水缸、三个柴灶和三个煤炉,三家不能同时做饭。没有卫生间,大家都要跑几百米远的公厕去解决,没有冲凉房,在屋檐下用碎砖搭一个小间,作为三家共用的露天浴室,冲凉时要按缓急排队使用,还要争分夺秒,以免妨碍下一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三家才分别住上了一家一户的新楼房。叶先生说那是一段“穷风流、饿快活”的日子。
有“思甜”型的。这是一幅对比照片,一张拍于1965年,另一张拍于50年之后。照片收藏者称,1965年7月,当时的清远县组建了一支“短小精悍、一专多能”专为农民服务的“乌兰牧骑”式的农村文艺宣传队。当时条件艰苦,表演道具就是各种乐器。另一张照片则是拍于50年后的合影,拍照时,大家感慨广播、电视、手机、电脑为传播文艺活动的快速与广泛。
还有检验父亲当年说的话有无道理的。照片中是一对中年父母跟四个孩子的合影。收藏者介绍,拍片拍于上世纪90年代,“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爸爸说,拍摄全家福十分重要,以后等我们四兄妹长大了,回头来看看小时候的全家福,那一定是一件相当美妙的事情。”收藏者要让观众自己下结论:是不是很美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