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英德市库 > 典型人物

刘子科,让兴农合作社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好

2021-06-02 10:59:03 来源:英德发布

  刘子科,今年28岁,大学本科毕业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龙华村团支部书记、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子科

  龙华村的名字很响亮,但龙华村的面貌却名不副实。龙华村1992年就被确定为革命老区,2018年又成为省定60个“红色村”之一;高大上的名字、纯正的红色基因、较为优越的区位、高品质的自然生态……这些先天优势并没有让这个村子躲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村子随处可见烂路、烂泥砖房,村民的贫困是无法想象的。村里只有极少数的人通过考大学走了出去,有点本事的人都一心要离开,甚至是“逃离”这个小山村。那时候刚大学毕业的刘子科也选择了在广州打工。因为那时还看不到这个村改变的前途,找不到改变的方向,不具备改变的力量。

  2016年4月,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龙华村,开启了龙华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2017年5月,深感于本村青年人才少、缺乏活力的局面,省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决定面向本村户籍大学学历人员招聘村干部。刘子科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说他只记得回村的时候刚好入党满三年。其实,这时的他刚毕业两年,在广州一家外资企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扶贫首先是个经济问题,而产业扶贫则是实现长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之一。为充分发挥龙华村自身优势,尽快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成立村办集体企业——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和村民们组织起来,把龙华的优质农产品推销出去。这时候有闯劲有担当的刘子科主动要了合作社理事长这顶“帽子”。他和几个有干劲的年轻干部在“一有六没有”(专门办公场所?没有。专项启动经费?没有。专业生产基地?没有。社员?没有。产品?没有。销路?没有。工作人员?有)的情况下,找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道路,在本村众多农产品中挑选出红茶红薯等产品,最终一步步成型。经过2年多运营,合作社营业额已达200万元,直接带动了2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几十户村民增收。在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领导下,合作社聘请了2名大学生作为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助手,不固定的聘请了15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和村民来包装茶叶等农产品,又聘请了9名贫困户家庭成员作为卫生保洁员和联防队员,负责整个村里面公共区域的卫生和村安保联防工作,同时每年还开展奖教奖学和每年年底对全村贫困户开展慰问。这样一来即解决了本村贫困户收入问题,也为村解决了环境和安保问题。

  在合作社成形后,村里也形成了电商销售的热潮,慢慢开始越来越多人参与电商旅游农业等项目。兴农合作社的示范作用越来越好,刘子科合其他青年结合学到的知识,服务广大青年,讲解如何成立合作社,如何做电商,和广大青年交流学习,做好团支部服务青年工作,使本村青年在该方面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作者:黄振生 李碧瑶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