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远库 > 英德市库 > 新闻报道

英德:【学党史 办实事】英德高新区巧用“加减乘除” 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021-06-22 09:32:05 来源:英德发布

“园区安全生产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如何及时转化高新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效为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英德高新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后,党组班子迅速带着课题分赴园区企业调研座谈,找准遏制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共性问题4条巧用“加减乘除”法,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生产问题


破解安全监管力量

不足用“乘法”


图片


英德高新区投试产企业及在建企业125家,其中重点监管的化工企业51家,三小场所20家,在建工地27处,稀美、北新禹王、广晟等上市公司、国企、央企皆在园区内,周边居民及流动人口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对此,高新区党组达成共识:强机构,建队伍,发挥监管力量的倍数效应。


图片

高新区借力体制机制改革,专门增设内设机构“应急管理科”且不计入限额,承担高新区安全生产、消防及综合调度等工作,同时增配人员和配备专用检查用车,搭建系统高效的监管机构。

高新区创新推出“安全管家”服务举措,配备专业力量为企业解决隐患先后5次聘请专家团队,形成常态化机制,以日常检查、服务为主,今年共上门服务企业125家次,通过会诊、跟踪体检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3000余个,并专门针对企业制定方案、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本州、奥克莱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肯定:“管家式配套服务有效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我们非常欢迎。”

推行联系企业专责小组模式,即每组由1名管委会领导+N名业务骨干形成服务团队对接N个企业,每周至少一次下沉企业车间。截至目前,共出动近500人次,及时为企业及员工讲解安全生产政策、普及安全常识、解答问题200余条次,打通“安全监管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安全监管

模式用“加法”


图片


园区化工基地一期、二期面积约3平方公里,涉及50多家化工企业,及周边5个村组近6000名群众。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新区投入近1300万元上线运行新材料封闭式管理信息化系统,配套出台《清远华侨工业园精细化工区封闭式管理(试行)》,通过巡逻、岗亭检查、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强对人员、运输车辆、机动车的管理,阻止无证人员(车辆)进入封闭区域10多次,查获违规行为3起,实现了化工区封闭式管理。


图片

通过投入98.9万元,自主开发“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将企业基础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形成企业库,下设安全隐患整改、实时监测、政策法规、专家服务等版块,并根据安全生产排查情况分为红、橙、黄、蓝4个等级,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一张图”,对复查隐患未按期整改的亮灯提醒并转高新区安全监管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全覆盖、无缝隙”。截至目前,园区125家企业及20家三小场所信息正在被纳入系统数据库。

同时,高新区纳入全省首批智慧消防试点,目前全部投试产企业已建成智慧消防系统并接入市级消防平台建设,实现了对企业消防设备运行和消防安全动态信息的精准监控、调取。


安全生产隐患

整改用“减法”


图片

高新区综合运用联合执法、专家会诊、企业自查、部门督查等形式,对全部企业和三小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完善安全隐患排查跟踪治理、验收销号制度由10个专责小组分组跟进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报安全监管机构逐项整改销号,其中重大隐患抄报上级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整治,大力消减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实现园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发生。


消除安全生产麻痹

思想用“除法”


图片

高新区定期召开联席会、协调会、观摩会、培训会,举办主题宣讲、观看专题片、网上展览、知识竞赛、“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等30多场次,广泛运用安全工作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安全讲座、安全咨询日等推送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生产知识、消防安全、职业健康知识等内容640余条次,每月组织一批企业负责人接受安全警示教育,覆盖企业员工1万多人次,不断消除安全生产麻痹思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