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贫困户红薯求抱走,买一箱能解决他们一周温饱”的微信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不少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英德市石牯塘镇永乐村的贫困户购买红薯。短短两天,3000箱爱心红薯被订购一空。
据悉,这是永乐村从2014年开展的扶贫项目,通过将村里的贫困户集中起来,一起种植红薯,然后借助社交网络销售农产品,销售所得将全部用于帮助当地的贫困户。
“爱心红薯”倍受欢迎
早上刚下完小雨,在永乐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不少村民正忙碌地采摘。田地经过水牛拉犁,村民只需要用手拨开泥土便可把红薯挖出来。
“我在这里做了两年。”贫困户张姨跟记者说,自从村里开展了扶贫项目,每年都可以多挣近8000块,忙完自家的田地就过来帮忙。“上造种香瓜,下造种红薯,工作一天可以有70、80块的工钱。”
“我特意带上我的小孩过来这里摘红薯。”来自顺德区的李先生说,他早几天就在微信上看到“爱心红薯”的消息,今天带着一家大小来永乐村,买了15箱红薯。“去年我也买过‘爱心红薯’,只不过是电话订购的,这次过来除了买红薯之外,还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支持的项目,帮助一下贫困户。”
永乐村村干部成社贵介绍,“爱心红薯”的信息发出去后,受到许多网友关注,短短两天,打好包装的3000箱红薯已经被全部订购,剩下的4万多斤红薯仍在加紧包装。
爱心项目助贫户困脱贫
成社贵表示,用来种植红薯的50亩土地原本是村里的闲置土地,2014年4月,英德国税、农机局对口帮扶工作组和村委会协商后,把这片土地整合,在永乐村成立种养合作社,邀请永乐村59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种植香瓜和番薯。
“去年我们的红薯已经义卖过一次,今年反响依旧不错。”成社贵说,今年红薯产量约八万斤,按照每斤2.2元的价格,总收入可达16万元。在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贫困户所种的红薯用礼盒包装,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进行义卖,售价25元一箱。
成社贵表示,“爱心番薯”和“爱心香瓜”等农作物所卖的款项,目前并不是直接分到各家贫困户,而是作为生产资金,用以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定期为贫困户购买米、油等生活物资,并以固定薪酬聘请贫困户来种植,带动贫困户脱贫。
多项目助领贫困户致富
据永乐村委会副主任介绍,“爱心番薯”和“爱心香瓜”只是永乐村扶贫项目的其中两个,村委还通过入股肉牛场,推广肉兔养殖等方式帮扶贫困户致富。
“兔子养殖需要的技术比较简单,村民只要按照技术员的指导定时喂养,成活率都比较高。”该村委会副主任表示,今年8月,帮扶单位把300只新西兰肉兔分发给4户有条件养殖的贫困户,同时为他们提供兔笼、饲料等养殖工具,待兔子长到4斤左右,村委帮忙联系买家按照市场价收购。
“兔子按每斤8-12元计算,一组兔子1公4母,母兔一年可生产6-7窝,每窝可生产7-8只幼兔,如无意外发生,全年可产仔约170只左右,一组兔子一年的毛利润约9000元。”陈伟琴计算道。
或发展乡村旅游 巩固帮扶果实
据了解,2013年,英德市国税局、农机局对口帮扶英德石牯塘镇永乐村,为期三年,今年是收官之年。经过三年的努力,永乐村的贫困户由2013年年收入平均1000元,上升至2015年年均收入9913元。
有村民担心,当帮扶单位撤离后,村里的扶贫项目能否像现在这样顺利开展下去。
据了解,“爱心红薯”大部分是销往珠三角和清远市区,永乐村地处偏远,每箱10元的快递费用需要由顾客承担。而同时,村委除了帮扶项目外,还有许多日常工作需要处理,村委不得不把部分销售工作交给贫困户负责。当帮扶单位撤离后,网络营销的经验和方法能否和对接好,这些都成为巩固扶贫果实的难题。
对此,该村委会副主任则表示,扶贫项目不会停止。“爱心项目”经过两年的发展,渐渐成熟起来,已成为永乐村帮扶工作的标志性项目。“这两个项目经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平台的宣传,算是广为人知,也渐渐被接受。”陈伟琴说,村委目前正努力解决快递问题,通过集中运输来减少一部分运费。例如,送给广州的客户,把商品集中运到广州再由快递配送,可以减少一部分运费。
“我们也将一部分扶贫资金入股到一个牛场,每次牛肉的售出都能拿到分红,保证扶贫资金在运转。”该村委会副主任表示,目前村委也在寻找新的、可行的扶贫项目,“石牯塘镇是一个旅游胜地,有九州驿站、蝴蝶谷等旅游景点,待时机成熟,我们将考虑发展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