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德日前召开的科技创新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会议上,获2013-2014年度英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奖的单位和个人成为了主角。该会议的召开,旨在进一步增强英德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把“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全力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市委市政府授奖表彰科技创新
作为清远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英德市已吹响了科技创新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冲锋号”,相关单位正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着力实现英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英德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求广大干部要紧密结合市情,深刻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重大意义;找准突破口,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着力提升园区发展质量、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同时强化与广州的科技合作、逐步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掀起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新高潮。
英德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在英德市科技创新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中,许多企业已经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不仅在各类科技创新奖评选当中榜上有名,而且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也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在2013-2014年度英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当中,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茶树品种嫁接改良及机械化采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荣膺一等奖,实现了英德农企获奖“零的突破”。作为一家有着六十多年悠久历史的老牌茶企,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英德国营红星茶厂,旗下拥有面积不菲的老茶园,既是企业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却又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原来,这些老茶园由于茶树品种难以满足如今的市场需要,或将面临全部被拔除的厄运。如此一来,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带来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副作用。究竟是拔还是留?这片老茶园给董事长余雄辉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
作为上茗轩的科技创新带头人,余雄辉决定带领企业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茶树品种嫁接改良技术,力争使老茶园变废为宝,重新焕发青春。
自2007年以来,该公司年均投入研发资金300多万元,通过大胆摸索、科技攻关,终于使老茶园的茶树品种与英红九号等优质新品种成功实现了嫁接改良,不仅保住了历史悠久的老茶树,而且嫁接改良之后的新品种还具有更加香醇浓厚的口感,从而实现了“1+1>2”的效果,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企业从2007年的60多亩,到如今的500多亩,上茗轩茶树品种嫁接改良试验面积扩大了五倍之多,并且实现了丰产、高产,探索出一条改造老茶园的成功路子,得到了广东省农科所、农业院校专家的充分肯定。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茗轩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绝非偶然,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研发,还曾创造出干茶亩产量的世界纪录。
工业转型升级绘美好蓝图
“到2017年,英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44.5亿,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8%,工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到每年100件,年均增长约10%。”在英德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实施方案中,清晰勾勒出英德工业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英德市提出,要在2015-2017年期间,初步形成具有英德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力争工业转型升级效果位居清远市前列;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华侨工业园、英红工业园、两德经济合作区实现增加值增量约28亿元;在工业结构方面,全市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18%左右;在工业创新能力方面,到201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13%,工业企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达到15家。
为了保证上述目标如期实现,该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工业企业在投资建设重大项目时,在审批立项、土地资源、环境评估、资金筹措等方面将得到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同时,英德市将鼓励金融资本、风投资金及民间资本集中投向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鼓励银行业和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对工业企业在技术改造等领域予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