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韶关库 > 南雄市库 > 珠玑镇库 > 志书年鉴

珠玑镇2020年年鉴

2021-06-28 08:45:43 来源:南雄年鉴(2020)

珠玑镇年鉴(2020

概  况】珠玑镇位于南雄市北部,距南雄市城区10公里,东接邓坊镇、湖口镇,南邻雄州镇,西通全安镇、帽子峰镇,北望江西省大余县。是广东省中心镇。珠玑交通便利,国道323线、韶赣高速公路经过珠玑,高速公路在珠玑、梅岭设置出口。珠玑名胜古迹众多,闻名遐迩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坐落在珠玑境内。

明代属于灵潭都、修仁都;清代属于灵潭一都、灵潭二都、上北一都、修仁三都。民国17年(1928)属于第二区均平乡。民国27年(1938)改均平乡为珠玑乡。以当地名胜珠玑巷而得名。1949年后多次分并。1958年属红旗(湖口)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珠玑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区。1986年改为镇。20051月梅岭镇整体并入珠玑镇。

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省著名文化之乡、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名镇、省文明镇、发现中国•魅力小城、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育强镇、南雄榜样等荣誉称号;珠玑镇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首批国家森林乡村”“韶关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全镇辖区面积22250公顷,山林面积14003.3公顷,耕地面积3060公顷,辖长迳、新村、古田、聪辈、珠玑、洋湖、叟里元、上嵩、里仁、塘东、石塘、里东、灵潭、下坋、罗田、南山、祇芫、角湾、泰源、中站、梅岭、梅关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56个村小组,13891户,总人口46125人。2019年,全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0元,全镇财政总收入7815.55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5.3亿元。

珠玑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55处不可移动文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且保存较为完好。其中,珠玑古巷·梅关古道为国家4A级景区。此外,还有中站古城、里东戏台、鸳鸯围楼、大雄禅寺等众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拥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俗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省级1个)。

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稳健增长,完成烟叶收购1.23万担,收购资金1621.72万元。发展了特色农业产业板栗66.67公顷、稻田养虾66.67公顷、丝苗米666.67公顷,汇浦医疗中药饮片、天润公司粮食产业园、粤友粮聪辈村田园综合体等农业项目稳步推进,第六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全省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徒步活动等节会活动顺利举办,全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彤置富水泥厂“梅岭”牌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每年可生产200万吨高品质水泥,预计年产值近1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工作)加速推进,我镇牵头及协办的市级重点项目(工作)包括“139”圩镇提升项目、梅关-乌迳古驿道提升、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佳农业公园、珠玑文化特色小镇珠玑自来水厂应急水源引水工程等48个项目顺利实施。

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医保工作扎实推进。2019年新增社保扩面人数41人,完成2020年度城乡医保参保缴费3528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9683人,完成2855人低保新申请办理工作,协助办理医疗救助56宗,为975位老年人发放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为全镇6819位老人购买了银龄安康意外险。农村饮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祇芫自来水厂无偿捐赠、里东水厂同意收购、计划收购珠玑自来水厂、计划收回梅岭水库,全力以赴帮助群众破解饮水难题,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四好”农村公路加快建设,新建及改造里程约60.8公里,进一步补齐农村交通短板,打通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镇、村河长巡河工作,镇公共服务中心及23个村居“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珠玑“平安示范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摸排线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围绕化解矛盾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年调解矛盾纠纷226宗,调处成功率达96%。乡风文明得到有效提升,以“四进农家”为载体的精神文明村、户、社区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得到推广运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2019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局稳定。

城乡环境提升】充分利用首批“韶关市139镇街提升工程试点镇”的机遇,大力推进镇区扩容提质工作,完成了乡镇整治提升规划编制,垃圾清运保洁工作实现市场化、常态化运作,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供水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行了镇区“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推进“六乱”专项整治,改造了文体中心广场、文化公园、农贸市场,新建了风度书房、公共厕所等设施,城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更美更靓,珠玑镇区被列为韶关市县域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现场观摩点。全面开展国省道路域整治及扬尘治理,关停或搬迁砂石场10个,清理建筑垃圾149处,完成平交路口硬底化40个,有效改善了国道323沿线路域秩序长迳大茶棚至珠玑高速路口被列为韶关市国省道路域整治示范路段。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两违”建筑、河道垃圾、野外用火、生活垃圾、农村建筑垃圾的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得到实质改善。重点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圩镇、洋湖、灵潭、角湾试点推行垃圾分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镇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及拆后土地利用工作,2019年我镇拆除面积达37万平方米,成为全市破旧泥砖房拆除面积最大的乡镇,被市委定为拆除破旧泥砖房示范镇,叟里元村被列为韶关市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及拆后土地利用工作现场会现场观摩点。全面铺开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基本完工,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进场、正在有序推进中,非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按部就班。先后建成灵潭、洋湖、长迳三佳村、中站村、梅岭稚公嵊村等精品村。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254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157.4吨、清理沟渠102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10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实质性好转。2019年我镇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长迳村、新村村被评为韶关市卫生村。大力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在国道323沿线发展了丝苗米、板栗等规模农业,在古驿道沿线发展了稻香小龙虾、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古驿道沿线红色文化元素,走农旅结合发展的路子。2019年,我镇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三佳农业公园被评为省级3A农业公园,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时,全省古驿道保护现场会在我镇顺利召开,“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南雄生态农业博览会主会场在长迳村三佳村顺利举办切实加强林防火工作,通过设立临时检查站、广泛动员宣传、压实网格化包片责任、严查严打抓典型、强化严肃问责、组建半专业化应急队伍等举措,保障了绿色防线

【精准扶贫】珠玑镇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紧盯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韶关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我镇召开。高效统筹7000多万元扶贫资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11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形成50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11个面上村扶贫资金入股三佳农业公园稻香小龙虾养殖基地,有效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链接在产业链上,建立起长效稳定增收机制。大力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完成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危房改造工作,困难群众居有所安扎实完成2018年市委巡察我镇扶贫领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切实做好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2019年全镇退出相对贫困人口7681898人,11个相对贫困村全部退出,98%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基层党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三个在先”,一是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我镇党委原先下属党组织33个,经过优化设置,现共76个党组织,在村小组一级设置下辖党支部47个,并补齐配强村级党组织及下辖党支部领导班子。二是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进一步健全党组织决策运行机制,按照“四议两公开”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对“头雁工程”、“青苗工程”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撤换一批不合格人选,将常年在外务工,不热心村公益事业,没有影响力的后备干部替换掉,确保后备干部人选符合工作要求。三是党员发挥作用在先。2019年初制定《珠玑镇党员积分制管理评定办法》,全方面、多角度考察党员的政治素质,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南雄市珠玑镇党员“评星定级”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增加了考核内容,分类发挥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心工作、承诺践诺、志愿服务中的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整治“四风”,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各村(居)基本情况

长迳村

珠玑镇长迳村处于珠玑镇南部,位于国道323线,距离镇政府约3公里,是省定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长迳村以丘陵地貌为主,村有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0亩,建设用地有350亩,林地1250亩,养殖面积450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80%已硬化。全村下辖10个自然村,共有648户,总人口2838人,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黄烟为主。在帮扶单位东莞南城街道办事处、韶关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帮扶下,贫困户家庭全部达到八有标准。现招商引资有金友公司,海伦罗漫钢琴厂,汇东砖厂,汇浦公司,粤友粮农业产业园,三佳农业公园等,都在我村内范围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分布整齐有序,乡风文明。

新村村

珠玑镇新村村位于珠玑镇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3公里。新村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相对贫困村,由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与韶关南雄市税务局共同帮扶。新村村下辖10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261户,总人口1153.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8883亩,其中耕1414亩,林地7196.1亩,其他273亩,具有较丰富的林地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完成3个村小组,建好四个污水处理池、一座机耕桥;建成“三面光”500米;完成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0盏;居家养老中心投入使用,乌泥自来水改造竣工验收。

古田村

珠玑镇古田村位于珠玑镇东南方向,距离镇政府3.5公里,省道、县道4公里。古田村下辖17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636户,总人口2490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5066亩,其中耕地2426亩,林地545亩,其他2095亩,具有森林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完成7个村小组;2019新建村委大楼一栋;广场2个,公厕1个;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0盏;修建机耕道5.5公里

聪辈村

聪辈村位于珠玑镇东南部,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2.5公里,全村辖共有9个村小组,372户,总人口1515人,耕地面积1280亩,林地面积171亩。全村贫困户27户,人口71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民小组长10名。全村有党员49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珠玑村

珠玑村位于珠玑镇紧靠虚镇,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0公里,全村辖珠玑古巷,外浆.陈公庙.小坑等18个自然村。645户。总人口2586人,耕地面积2223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部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6名,村民小组长19名,全村有党员65名。珠玑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养殖家禽,劳务输出为主,2019年全村种植水稻1000亩,也有部分人员在古巷景区和其他地方经商。

洋湖村

洋湖村位于珠玑镇南部方向,属红色革命老区,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县城8公里,全村以丘陵平原地貌为主。323国道、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从该村贯穿通过,距离韶赣高速公路珠玑站2公里。共有10个自然村:(门口田、屋背岭、永忠、新窝、塘窝、丘角、社角、高基头、新屋、上门);共有10个村民小组、5432238人,其中男性1033人、女性1205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李姓、卢姓、刘姓、周姓、廖姓、徐姓。常住人口1400人,其中60岁及以上458人,占20.46%;青壮年劳动力1119人,占50%16岁及以下661人,占29.54%。外出流动人口838人,占全村人口37.4%,主要流向珠三角,从事行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业已流转耕地300亩。

叟里元村

珠玑镇叟里元村位于珠玑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距离县城13公里。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村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有2500亩,林地面积约有31000亩,现有总人ロ3182人,总户数738户,村民小组29个。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辣椒、黄烟为主导产业。叟里元是民间艺术之乡,传统民间艺术有99节巨龙等。道路路灯修复46盏,道路环境整治3公里;道路硬化100米;新建村级牌坊一座;建好蓄水水坝2座。党支部书记龚甫行同志2019年被南雄市评为“优秀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上嵩村

上嵩村位于珠玑镇西北部,全村以丘陵为主,距离镇15公里,全村辖管4个村小组上门,下门,中洞,下洞,总户数148户,总人口556,耕地面积746亩,林地面积17521亩。建成“三面光”200米、水坝2座。

里仁村

珠玑镇里仁村位于珠玑镇西北方向,距离镇政府2公里。里仁村下辖10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360户,总人口1583人。全村以丘林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1732亩,其中耕地1172亩,林地360亩,其他200亩。道路铺设沥青1公里,道路硬化2公里;立面改造15套,公路两旁绿化1公里;新农村建设完成5个村小组,建成小广场5个,公厕4个,污水处理池1个。

塘东村

珠玑镇塘东村位于珠玑镇西北方向,丘陵地貌,距离珠玑镇有2.5公里。塘东村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55亩,山地面积1440亩。共有12个村小组,分别为:细塘东1、细塘东2、围俚3、围俚4、徐屋5、石街6、屋背7、塘下8、老大门8、新大门10、虎岗头徐11、虎岗头谭12,人口较多的姓氏有:姓、姓、谭姓、刘姓、王姓。全村贫困户58户,贫困人口134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主干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总支部成员6名,村委会成员6名,村级组织员1名,村民小组长12名。全村有党员62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石塘村

珠玑镇石塘村位于珠玑镇中北方向,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离南雄市区15公里,东接邓坊镇、湖口镇,南邻雄州镇,西通全安镇、帽子峰镇,北望江西省大余县,距离韶赣高速珠玑、梅岭出口仅5公里,石塘村下辖11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436户,总人口2036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其中林地9535亩,耕地2300亩,其他200亩,具有丰厚水源及土地自然资源。建成“三面光”水渠15公里;完成全来水改造工程;建设机耕道5公里;完成立面改造62套。

里东村

珠玑镇里东村位于珠玑镇中北方向,距离镇政府约6公里,距离南雄市区15公里,国道323线、韶赣铁路、韶赣高速从村穿过,并距离韶赣高速珠玑、梅岭出口仅5公里。里东村下辖17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804户,总人口2831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其中林地3.7万亩,耕地2700亩,具有丰厚水源及土地自然资源。建成村级卫生站一个;观光道3.9公里;山塘除险加固6口;机耕道建设2公里;建成五小广场4个、刘屋山公园、李树桥公园。

灵潭村

灵潭村地处珠玑镇中北部,距离镇政府9公里,是革命老区村、省定重点贫困村和第三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主体村。全村辖11个村小组,共5182079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460亩,林地面积9800亩。 “三清三拆”拆除面积52800平方;新农建设共计117户;完成槐花广场和道德讲堂建设,花槐广场项目包括新建广场、凉亭、停车场和绿化美化等内容;全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整治、黄屋村小组13口池塘水体治理、4口病险山塘加固、灵潭(潭)景观建设及橡胶坝建设等工程,目前均以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建桥梁3座,全村主干道已铺设沥青2.85公里,拓宽路面、铺设路基、道路硬底化5.5公里;村入口至鸳鸯围河道旁、村入口老323国道至灵潭小学路段、村主干道至潭景观周边、公共服务中心至农家乐沿线完成绿化建设。

祇芫村

珠玑镇祇芫村位于珠玑镇东北方向,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323国道5.5公里,梅邓县道2.2公里,距韶赣高速公路梅岭出口7.5公里。祇芫村下辖11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489户,总人口1884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14876亩,其中耕地1520亩,林地13156亩,其他200亩,具有丰富水自然资源。全村有“三面光”水渠30公里,机耕道2.2公里,山塘水库26座。建成村级卫生站,居家养老中心;道路硬化1.5公里;完成“三面光”建设3.5公里;烤烟房群10间。

下坋村

下坋村位于珠玑镇北部;丘陵地貌;距离珠玑镇8.5公里。全村辖共13个自然村,308户,总人口1430人,耕地面积1475.5,林地面积971亩。全村贫困户24户,人口53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小组长13名,全村有党员47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黄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南山村

珠玑镇南山村位于珠玑镇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南山村下辖6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232户,总人口860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辖区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3亩,山地面积2071亩。建好2个广场,1个公厕;道路扩宽800米,硬化2000米;新建卫生站一栋。

罗田村

罗田村位于珠玑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全村下辖10个村小组。全村325户,总人口1356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1023.6亩。完成“三面光”水圳建设15000米;三塘加固一口;新建小公园一座;新罗田小学完成主体建设。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村内路道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组织员1人,服务专职员1人,村民小组长10人,全村党员有44名,主要经济来源有黄烟,水稻及务工为主。

梅关村

珠玑镇梅关村地处南雄市珠玑镇北部,距南雄市32公里,与江西省大余县交界,国道G323线和乡道Y027线穿村而过。梅关村下辖10个自然村,总户数356户,总人口1526人。村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共有党员58人。梅关村海拔600多米,属高寒地区,是典型山区,丘陵地形,也是革命老区。建有文体广场一座,全村道路基本硬化。各村小组道路基本装有太阳能路灯。全村土地面积16443.7亩,其中耕地1169.5亩,林地15274.2亩,林木资源丰富。清理水圳0.2公里。有水库两座,梅岭水库和大禾坑水库,水资源较丰富。

梅岭村

梅岭村是革命老区,拥有梅岭、钟鼓岩等旅游资源,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多地少。现有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0.652亩,其中旱地500亩,水田800亩;林地面积11305亩。梅岭村下辖14个村小组。总人口2100人,外出务工人口900人。道路硬化1.5公里;机耕道建设0.5公里;“三面光”建设共计1.5公里。

泰源村

泰源村位于珠玑镇北部,全村以山区为主,距离镇政府18公里。全村辖有下街、中街、上街等15个自然村,445户,总人口1694人,耕地面积980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部硬化。泰源村位于梅岭片的中心腹地,千年古街驿道经过本村,上接梅关古道,下接珠玑古巷,历史底蕴深厚,村里曾建有张九龄夫人庙。完成全村自来水升级改造;道路硬化2.2公里;建成文体广场一个、居家养老中心交付使用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5名,村委会成员5名,村民小组长15名。全村有党员72名。泰源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林场、石场为主。

中站村

中站村是红色革命老区村,地处珠玑镇中北部,距镇政府12公里,是国道323线、韶赣高速公路和韶赣铁路“三路”会集处。全村下辖中街等9个村小组,共275户,总人口1140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951亩,林地面积7810亩。建成小公园1座、小广场一座、停车场一座;完成建设“三面光”水圳3公里。

角湾村

角湾村位于珠玑镇北部,属革命老区,距离镇政府10公里,距离县城20公里,323国道、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从该村贯穿通过,距离韶赣高速公路梅岭站2公里。。全村下辖9个村小组,共3731537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118亩,林地面积15329亩。建成光伏发电20KWH角湾电站改造完成;道路硬化5公里;完成建设旅游观光道10公里,坝头1座,“三面光”水圳1公里。

撰稿人(徐宁

概  况】珠玑镇位于南雄市北部,距南雄市城区10公里,东接邓坊镇、湖口镇,南邻雄州镇,西通全安镇、帽子峰镇,北望江西省大余县。是广东省中心镇。珠玑交通便利,国道323线、韶赣高速公路经过珠玑,高速公路在珠玑、梅岭设置出口。珠玑名胜古迹众多,闻名遐迩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坐落在珠玑境内。

明代属于灵潭都、修仁都;清代属于灵潭一都、灵潭二都、上北一都、修仁三都。民国17年(1928)属于第二区均平乡。民国27年(1938)改均平乡为珠玑乡。以当地名胜珠玑巷而得名。1949年后多次分并。1958年属红旗(湖口)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珠玑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区。1986年改为镇。2005年1月梅岭镇整体并入珠玑镇。

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省著名文化之乡、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名镇、省文明镇、发现中国•魅力小城、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育强镇、南雄榜样等荣誉称号;珠玑镇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首批国家森林乡村”“韶关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全镇辖区面积22250公顷,山林面积14003.3公顷,耕地面积3060公顷,辖长迳、新村、古田、聪辈、珠玑、洋湖、叟里元、上嵩、里仁、塘东、石塘、里东、灵潭、下坋、罗田、南山、祇芫、角湾、泰源、中站、梅岭、梅关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56个村小组,13891户,总人口46125人。2019年,全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0元,全镇财政总收入7815.55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5.3亿元。

珠玑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 55 处不可移动文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且保存较为完好。其中,珠玑古巷·梅关古道为国家 4A 级景区。此外,还有中站古城、里东戏台、鸳鸯围楼、大雄禅寺等众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拥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俗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 个(省级 1 个)。

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稳健增长,完成烟叶收购1.23万担,收购资金1621.72万元。发展了特色农业产业板栗66.67公顷、稻田养虾66.67公顷、丝苗米666.67公顷,汇浦医疗中药饮片、天润公司粮食产业园、粤友粮聪辈村田园综合体等农业项目稳步推进,第六届姓氏文化旅游节、全省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徒步活动等节会活动顺利举办,全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彤置富水泥厂“梅岭”牌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每年可生产200万吨高品质水泥,预计年产值近10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工作)加速推进,我镇牵头及协办的市级重点项目(工作)包括“139”圩镇提升项目、梅关-乌迳古驿道提升、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佳农业公园、珠玑文化特色小镇、珠玑自来水厂应急水源引水工程等48个项目顺利实施。

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医保工作扎实推进。2019年新增社保扩面人数41人,完成2020年度城乡医保参保缴费3528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9683人,完成28户55人低保新申请办理工作,协助办理医疗救助56宗,为975位老年人发放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为全镇6819位老人购买了银龄安康意外险。农村饮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祇芫自来水厂无偿捐赠、里东水厂同意收购、计划收购珠玑自来水厂、计划收回梅岭水库,全力以赴帮助群众破解饮水难题,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四好”农村公路加快建设,新建及改造里程约60.8公里,进一步补齐农村交通短板,打通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镇、村河长巡河工作,镇公共服务中心及23个村居“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珠玑“平安示范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摸排线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围绕化解矛盾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年调解矛盾纠纷226宗,调处成功率达96%。乡风文明得到有效提升,以“四进农家”为载体的精神文明村、户、社区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得到推广运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扎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2019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局稳定。

城乡环境提升】充分利用首批“韶关市139镇街提升工程试点镇”的机遇,大力推进镇区扩容提质工作,完成了乡镇整治提升规划编制,垃圾清运保洁工作实现市场化、常态化运作,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供水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行了镇区“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推进“六乱”专项整治,改造了文体中心广场、文化公园、农贸市场,新建了风度书房、公共厕所等设施,城镇区面貌焕然一新、更美更靓,珠玑镇区被列为韶关市县域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现场观摩点。全面开展国省道路域整治及扬尘治理,关停或搬迁砂石场10个,清理建筑垃圾149处,完成平交路口硬底化40个,有效改善了国道323沿线路域秩序,长迳大茶棚至珠玑高速路口被列为韶关市国省道路域整治示范路段。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两违”建筑、河道垃圾、野外用火、生活垃圾、农村建筑垃圾的整治力度,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得到实质改善。重点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圩镇、洋湖、灵潭、角湾试点推行垃圾分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镇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及拆后土地利用工作,2019年我镇拆除面积达37万平方米,成为全市破旧泥砖房拆除面积最大的乡镇,被市委定为拆除破旧泥砖房示范镇,叟里元村被列为韶关市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及拆后土地利用工作现场会现场观摩点。全面铺开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基本完工,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进场、正在有序推进中,非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按部就班。先后建成灵潭、洋湖、长迳三佳村、中站村、梅岭稚公嵊村等精品村。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254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157.4吨、清理沟渠102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10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实质性好转。2019年我镇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长迳村、新村村被评为韶关市卫生村。大力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在国道323沿线发展了丝苗米、板栗等规模农业,在古驿道沿线发展了稻香小龙虾、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古驿道沿线红色文化元素,走农旅结合发展的路子。2019年,我镇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三佳农业公园被评为省级3A农业公园,灵潭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时,全省古驿道保护现场会在我镇顺利召开,“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南雄生态农业博览会主会场在长迳村三佳村顺利举办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通过设立临时检查站、广泛动员宣传、压实网格化包片责任、严查严打抓典型、强化严肃问责、组建半专业化应急队伍等举措,保障了绿色防线。

【精准扶贫】珠玑镇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紧盯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韶关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我镇召开。高效统筹7000多万元扶贫资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11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形成50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11个面上村扶贫资金入股三佳农业公园稻香小龙虾养殖基地,有效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链接在产业链上,建立起长效稳定增收机制。大力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完成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危房改造工作,困难群众居有所安。扎实完成2018年市委巡察我镇扶贫领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切实做好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2019年全镇退出相对贫困人口768户1898人,11个相对贫困村全部退出,98%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基层党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职责使命,切实增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三个在先”,一是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我镇党委原先下属党组织33个,经过优化设置,现共76个党组织,在村小组一级设置下辖党支部47个,并补齐配强村级党组织及下辖党支部领导班子。二是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进一步健全党组织决策运行机制,按照“四议两公开”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对“头雁工程”、“青苗工程”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撤换一批不合格人选,将常年在外务工,不热心村公益事业,没有影响力的后备干部替换掉,确保后备干部人选符合工作要求。三是党员发挥作用在先。2019年初制定《珠玑镇党员积分制管理评定办法》,全方面、多角度考察党员的政治素质,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南雄市珠玑镇党员“评星定级”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增加了考核内容,分类发挥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心工作、承诺践诺、志愿服务中的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整治“四风”,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各村(居)基本情况

长迳村

珠玑镇长迳村处于珠玑镇南部,位于国道323线,距离镇政府约3公里,是省定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长迳村以丘陵地貌为主,村有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0亩,建设用地有350亩,林地1250亩,养殖面积450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80%已硬化。全村下辖10个自然村,共有648户,总人口2838人,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黄烟为主。在帮扶单位东莞南城街道办事处、韶关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帮扶下,贫困户家庭全部达到八有标准。现招商引资有金友公司,海伦罗漫钢琴厂,汇东砖厂,汇浦公司,粤友粮农业产业园,三佳农业公园等,都在我村内范围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庄分布整齐有序,乡风文明。

新村村

珠玑镇新村村位于珠玑镇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3公里。新村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相对贫困村,由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与韶关南雄市税务局共同帮扶。新村村下辖10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261户,总人口1153人. 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8883亩,其中耕1414亩,林地7196.1亩,其他273亩,具有较丰富的林地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完成3个村小组,建好四个污水处理池、一座机耕桥;建成“三面光”500米;完成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0盏;居家养老中心投入使用,乌泥自来水改造竣工验收。

古田村

珠玑镇古田村位于珠玑镇东南方向,距离镇政府3.5公里,省道、县道4公里。古田村下辖17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636户,总人口2490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5066亩,其中耕地2426亩,林地545亩,其他2095亩,具有森林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完成7个村小组;2019年新建村委大楼一栋;广场2个,公厕1个;道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0盏;修建机耕道5.5公里。

聪辈村

聪辈村位于珠玑镇东南部,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2.5公里,全村辖共有9个村小组,372户,总人口1515人,耕地面积1280亩,林地面积171亩。全村贫困户27户,人口71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民小组长10名。全村有党员49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珠玑村

珠玑村位于珠玑镇紧靠虚镇,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距离镇政府0公里,全村辖珠玑古巷,外浆.陈公庙.小坑等18个自然村。645户。总人口2586人,耕地面积2223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部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6名,村民小组长19名,全村有党员65名。珠玑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养殖家禽,劳务输出为主,2019年全村种植水稻1000亩,也有部分人员在古巷景区和其他地方经商。

洋湖村

洋湖村位于珠玑镇南部方向,属红色革命老区,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县城8公里,全村以丘陵平原地貌为主。323国道、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从该村贯穿通过,距离韶赣高速公路珠玑站2公里。共有10个自然村:(门口田、屋背岭、永忠、新窝、塘窝、丘角、社角、高基头、新屋、上门);共有10个村民小组、543户2238人,其中男性1033人、女性1205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李姓、卢姓、刘姓、周姓、廖姓、徐姓。常住人口1400人,其中60岁及以上458人,占20.46%;青壮年劳动力1119人,占50%;16岁及以下661人,占29.54%。外出流动人口838人,占全村人口37.4%,主要流向珠三角,从事行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业。已流转耕地300亩。

叟里元村

珠玑镇叟里元村位于珠玑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距离县城13公里。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村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有2500亩,林地面积约有31000亩,现有总人ロ3182人,总户数738户,村民小组29个。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辣椒、黄烟为主导产业。叟里元是民间艺术之乡,传统民间艺术有99节巨龙等。道路路灯修复46盏,道路环境整治3公里;道路硬化100米;新建村级牌坊一座;建好蓄水水坝2座。党支部书记龚甫行同志2019年被南雄市评为“优秀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上嵩村

上嵩村位于珠玑镇西北部,全村以丘陵为主,距离镇15公里,全村辖管4个村小组上门,下门,中洞,下洞,总户数148户,总人口556人,耕地面积746亩,林地面积17521亩。建成“三面光”200米、水坝2座。

里仁村

珠玑镇里仁村位于珠玑镇西北方向,距离镇政府2公里。里仁村下辖10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360户,总人口1583人。全村以丘林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1732亩,其中耕地1172亩,林地360亩,其他200亩。道路铺设沥青1公里,道路硬化2公里;立面改造15套,公路两旁绿化1公里;新农村建设完成5个村小组,建成小广场5个,公厕4个,污水处理池1个。

塘东村

珠玑镇塘东村位于珠玑镇西北方向,丘陵地貌,距离珠玑镇有2.5公里。塘东村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55亩,山地面积1440亩。共有12个村小组,分别为:细塘东1、细塘东2、围俚3、围俚4、徐屋5、石街6、屋背7、塘下8、老大门8、新大门10、虎岗头徐11、虎岗头谭12,人口较多的姓氏有:叶姓、徐姓、谭姓、刘姓、王姓。全村贫困户58户,贫困人口134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主干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总支部成员6名,村委会成员6名,村级组织员1名,村民小组长12名。全村有党员62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石塘村

珠玑镇石塘村位于珠玑镇中北方向,距离镇政府约5公里, 离南雄市区15公里,东接邓坊镇、湖口镇,南邻雄州镇,西通全安镇、帽子峰镇,北望江西省大余县,距离韶赣高速珠玑、梅岭出口仅5公里,石塘村下辖11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436户,总人口2036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其中林地9535亩,耕地2300亩,其他200亩,具有丰厚水源及土地自然资源。建成“三面光”水渠15公里;完成全来水改造工程;建设机耕道5公里;完成立面改造62套。

里东村

珠玑镇里东村位于珠玑镇中北方向,距离镇政府约6公里, 距离南雄市区15公里,国道323线、韶赣铁路、韶赣高速从村穿过,并距离韶赣高速珠玑、梅岭出口仅5公里。里东村下辖17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804户,总人口2831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其中林地3.7万亩,耕地2700亩,具有丰厚水源及土地自然资源。建成村级卫生站一个;观光道3.9公里;山塘除险加固6口;机耕道建设2公里;建成五小广场4个、刘屋山公园、李树桥公园。

灵潭村

灵潭村地处珠玑镇中北部,距离镇政府9公里,是革命老区村、省定重点贫困村和第三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主体村。全村辖11个村小组,共518户2079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460亩,林地面积9800亩。 “三清三拆”拆除面积52800平方;新农建设共计117户;完成槐花广场和道德讲堂建设,花槐广场项目包括新建广场、凉亭、停车场和绿化美化等内容;全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整治、黄屋村小组13口池塘水体治理、4口病险山塘加固、灵潭(潭)景观建设及橡胶坝建设等工程,目前均以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建桥梁3座,全村主干道已铺设沥青2.85公里,拓宽路面、铺设路基、道路硬底化5.5公里;村入口至鸳鸯围河道旁、村入口老323国道至灵潭小学路段、村主干道至潭景观周边、公共服务中心至农家乐沿线完成绿化建设。

祇芫村

珠玑镇祇芫村位于珠玑镇东北方向,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323国道5.5公里,梅邓县道2.2公里,距韶赣高速公路梅岭出口7.5公里。祇芫村下辖11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489户,总人口1884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土地总面积14876亩,其中耕地1520亩,林地13156亩,其他200亩,具有丰富水自然资源。全村有“三面光”水渠30公里,机耕道2.2公里,山塘水库26座。建成村级卫生站,居家养老中心;道路硬化1.5公里;完成“三面光”建设3.5公里;烤烟房群10间。

下坋村

下坋村位于珠玑镇北部;丘陵地貌;距离珠玑镇8.5公里。全村辖共13个自然村,308户,总人口1430人,耕地面积1475.5,林地面积971亩。全村贫困户24户,人口53人。村基础实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4名,村委会成员4名,村小组长13名,全村有党员47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生、黄烟、优质稻、劳务输出为主。

南山村

珠玑镇南山村位于珠玑镇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南山村下辖6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232户,总人口860人。全村以丘陵地形地貌为主,辖区总面积2.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3亩,山地面积2071亩。建好2个广场,1个公厕;道路扩宽800米,硬化2000米;新建卫生站一栋。

罗田村

罗田村位于珠玑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全村下辖10个村小组。全村325户,总人口1356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000亩,林地面积1023.6亩。完成“三面光”水圳建设15000米;三塘加固一口;新建小公园一座;新罗田小学完成主体建设。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村内路道全面硬化。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组织员1人,服务专职员1人,村民小组长10人,全村党员有44名,主要经济来源有黄烟,水稻及务工为主。

梅关村

珠玑镇梅关村地处南雄市珠玑镇北部,距南雄市32公里,与江西省大余县交界,国道G323线和乡道Y027线穿村而过。梅关村下辖10个自然村,总户数356户,总人口1526人。村党总支下辖3个支部,共有党员58人。梅关村海拔600多米,属高寒地区,是典型山区,丘陵地形,也是革命老区。建有文体广场一座,全村道路基本硬化。各村小组道路基本装有太阳能路灯。全村土地面积16443.7亩,其中耕地1169.5亩,林地15274.2亩,林木资源丰富。清理水圳0.2公里。有水库两座,梅岭水库和大禾坑水库,水资源较丰富。

梅岭村

梅岭村是革命老区,拥有梅岭、钟鼓岩等旅游资源,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多地少。现有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0.652亩,其中旱地500亩,水田800亩;林地面积11305亩。梅岭村下辖14个村小组。总人口2100人,外出务工人口900人。道路硬化1.5公里;机耕道建设0.5公里;“三面光”建设共计1.5公里。

泰源村

泰源村位于珠玑镇北部,全村以山区为主,距离镇政府18公里。全村辖有下街、中街、上街等15个自然村,445户,总人口1694人,耕地面积980亩,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全部硬化。泰源村位于梅岭片的中心腹地,千年古街驿道经过本村,上接梅关古道,下接珠玑古巷,历史底蕴深厚,村里曾建有张九龄夫人庙。完成全村自来水升级改造;道路硬化2.2公里;建成文体广场一个、居家养老中心交付使用村班子健全,党支部成员5名,村委会成员5名,村民小组长15名。全村有党员72名。泰源村主要经济收入以林场、石场为主。

中站村

中站村是红色革命老区村,地处珠玑镇中北部,距镇政府  12 公里,是国道323线、韶赣高速公路和韶赣铁路“三路”会集处。全村下辖中街等9个村小组,共275户,总人口1140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951亩,林地面积7810亩。建成小公园1座、小广场一座、停车场一座;完成建设“三面光”水圳3公里。

角湾村

角湾村位于珠玑镇北部,属革命老区,距离镇政府10公里,距离县城20 公里,323国道、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从该村贯穿通过,距离韶赣高速公路梅岭站2公里。。全村下辖9个村小组,共373户1537人。全村以丘陵地貌为主,耕地面积1118亩,林地面积15329亩。建成光伏发电20KWH;角湾电站改造完成;道路硬化5公里;完成建设旅游观光道10公里,坝头1座,“三面光”水圳1公里。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