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是原中央苏区县,全市有行政村208个,其中有省核定的贫困村45个,45个贫困村原有贫困户4460户,16326人,现有户数4395户1642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户数3956户15749人,无劳动能力户439户671人。按照粤办发〔2009〕20号文规定,我市45个贫困村中,由中直驻粤单位帮扶1个,东莞市对口帮扶15个,韶关市直单位帮扶14个,我市市直单位帮扶15个。
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和各帮扶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省、韶关市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韶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我市各级和各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各驻村工作组的辛勤劳动,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三年来,累计投入扶贫开发“双到”资金25023.21万元,其中到村资金19247.24万元,到户资金5775.97万元,2012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620元,比2009年增加6944元,增长414%,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其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已全部纳入低保五保。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贫困户的收入大幅增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通过落实产业帮扶和智力扶贫等帮扶措施,贫困户的收入大幅增加。据统计,2012年4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人平纯收入达到8620元,对比“双到”前的2009年增加了6944元,翻了两番,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平纯收入达到8859元,有劳动能力的3956户贫困户、15749人全部实现了脱贫,贫困户的收入已经赶上和超过了非贫困户的收入。
2、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亿元,完成农村硬底化道路219公里,8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其中54个3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硬底化道路,其它未通水泥硬化路的村庄也已开通机耕路;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31个,改善和增加农田灌溉面积2万多亩;45个贫困村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部用上了放心安全的饮用水。
3、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贫困村“两委”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投入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460万元,兴办村集体经济项目290个。2012年45个贫困村生产经营性经济收入达到357.16万元,平均每村达到7.94万元,比2009年每村增加了6.78万元,每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解决了贫困村无钱办事的局面,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村“两委”干部的待遇好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大大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4、贫困村“两房”建设得到加强,贫困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累计投入住房改造资金8500多万元,其中上级财政和部门扶持资金2500多万元,农民自筹6000多万元。共完成农房改造1717户,完成“两不具备”整村搬迁村11个,搬迁户277户,新建农村住房集中安置点36个,兴建新农村示范点6个,兴建幸福安居示范村2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兴建垃圾池548个,每个自然村都配套建设了1个以上的垃圾收集池(桶)。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卫生,贫困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5、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村民的幸福指数大为提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建设。一是按应保尽保的要求,对所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所有成员都纳入了低保五保;二是对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新老保;三是所有贫困户家庭人员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且每个村都建立了卫生站,方便就医;四是对有重大疾病,上学有困难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五是完善村文化娱乐设施。兴建文化室50个,室外文体设施57处,每个村都兴建了文化室和室外文体设施。通过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贫困户收入稳定、衣食无忧,文化娱乐生活丰富,贫困户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幸福指数大为提高。
二、主要的经验、做法
按照省、韶关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主要做到“六个坚持”和“六个注重”。
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策略,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期摆脱贫困的根本所在。为此,我市花大力气,下足功夫,认真组织产业帮扶。第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三年来我市通过举办产业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表、种养大户等进行座谈,共商产业扶贫大计。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根据我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确定把优质烟、优质稻、优质水果、中药材、油茶、朝天椒、竹子、五黑鸡和三元猪等作为我市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目前,每个村都建立了一项以上的主导产业。如界址镇把发展中药材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目前5个贫困村新开发种植金银花、半夏等中药材1000多亩;邓坊镇里源村根据韶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珠玑纸业公司需要大量丛生竹的实际,大力发动农户种植丛生竹,目前已新开发种植丛生竹20多万株;邓坊镇上湖村做大做强高山李产业,目前高山李基地面积达到4000多亩等;第二、搭建平台,打牢基础。为使扶贫的产业能够稳定发展,长期受益,我市着力开展扶贫开发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对接,形成一套“确立帮扶目标、制定配套政策、建立投资体系、严格考评标准、强化部门配合”的严密产业扶贫机制。参与扶贫开发的龙头企业有12家,45个贫困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48个,每个村都成立了一个以上的专业合作社,80%以上的贫困户加入了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8万多亩,发展三元猪、五黑鸡等20多万头(只);第三、立体开发,良性发展。实行种养结合,长短结合,采用猪(鸡)—沼—果、烟、稻等的发展模式,通过养殖为沼气提供原料,利用沼渣、沼液作为经济作物的优质有机肥,做到循环利用,生态发展,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第四、绿色生产,擦亮品牌。通过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制定生产标准,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规范其生产行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目前我市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15家,认证产品有18个,其中有机产品认证9个。通过发展绿色产品,打响了我市农产品知名度,产品价格高,销路好;第五、农超对接,开拓市场。为了拓宽我市农产品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市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的合作,与东莞市建立“农超对接”活动,我市的大量农产品直接到东莞市的超市进行销售,目前我市的优质(有机)米、绿壳蛋等农产品深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二是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抓手,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把扶贫开发与“双转移”工作结合,从培训新型农民入手,发挥创业培训基地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免费智力扶贫活动;同时,我市还积极深入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通过广播电视、公告栏、信息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布就业信息,为贫困户提供准确的就业岗位信息,组织用工单位到我市现场招工,市人社局充分利用网络与中山市建立了网上视频招工,确保实现“培训一个,转移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目前我市4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有4974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平均每户达1.26人,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
三是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大举措,积极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我市把开展扶贫开发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有机结合起来,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还挤出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各帮扶单位也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大力开展危房改建、村庄整治、道路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同时,我市交通、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双到”工作,调整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帮助贫困村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四是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强基础促民生的有力保障,积极改变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我市结合山区贫困村的实际,鼓励帮扶单位筹集资金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一是以参股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如入股电站,45个贫困村有42个入股扶贫电站,总股金达到1400多万元,平均每村33万元,其中最多的湖口镇积塔村达到62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平均每村近3万元;二是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优势,创办经济实体,发展油茶、金银花、水果、毛竹、养殖场等一批农业集体经济项目;如邓坊镇上湖村建立了150亩的三华李基地,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坪田镇龙头村建立了200亩的油茶基地等;三是以方便农民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发展了一批服务型和工贸型项目,如榨油厂、碾米厂、竹木加工厂、材料供应站等,不仅方便了村民,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如全安镇大坪村,通过兴办竹子加工厂,不仅解决了本地毛竹的销路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五是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有力保障,积极发挥党建对扶贫的突出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农村党员“双向承诺”活动,围绕“双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双到”,为“双到”任务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认真选派干部驻村,发挥机关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支持帮扶村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管理,引导和教育驻村干部对扶贫开发要有热心、诚心、恒心和耐心,力戒老爷作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受主义,严格要求、自我约束、做好表率和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办事公道,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能人”选上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伍,目前,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能力强,村组织和活动阵地实现“五有”。
六是坚持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消除贫困,防止返贫的有力推手,积极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积极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深入基层,对困难户、弱势群体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对有重大疾病的、子女上学有困难的困难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低保户、五保户逐年提高补助标准;努力实施惠民政策,扶持贫困户购买新农合、新农保。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有困难的贫困户给予慰问,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个注重: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落实帮扶责任。我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切实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由市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大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镇(街道)、各帮扶单位也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领导亲自挂点到村到户,各级党委、政府、各帮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专职负责,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各镇(街道)对每个贫困村都选派了一名镇领导和一名镇干部挂点协调,对帮扶单位的驻村工作组长任命为村党支部副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二是注重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加大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良好氛围。采取编印简报、挂横额、固定标语、发放帮扶联系卡等方式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通了南雄市扶贫信息网,以及在南雄电视台设立“打好扶贫攻坚战”专栏,开展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村村行》的一系列报道。已发表扶贫“双到”报道500多篇,书写标语横幅3000多条。
三是注重建档立卡,规范资料管理。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把做好建档立卡、规范纸质材料及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等资料的管理作为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逐村逐户登记造册,严格按照规定动作的要求建立帮扶台帐,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街道)有薄、市有库,并及时把数据资料录入电脑,实现网络管理、动态监测。
四是注重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提高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和镇、村干部参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热情,我市举办了镇级领导干部、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和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和村“两委”干部等各种培训班。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是注重资金筹措,用好用活资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要取得实效,钱是关键。为确保扶贫开发资金投入的到位,我市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一是要求帮扶单位想方设法,通过减少办公经费,节约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二是通过各种渠道组织企业老板和爱心人士到我市现场捐款扶贫;三是以“广东扶贫济困日”为平台,发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企业献爱心,捐资扶贫;四是市财政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挤出资金用于扶贫开发;五是市直各职能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向贫困村倾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涉及民生等方面的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5023.21万元,其中帮扶单位筹集资金5075.03万元,各级财政扶持资金6205.14万元,行业扶持资金10508.22万元,社会扶持资金3224.82万元。平均每村投入资金达到556.07万元。并加强了扶贫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好项目上。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资金的使用实行公示。
六是注重督查督办,促进平衡发展。为了督促后进,促进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平衡发展,我市制定了《南雄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奖惩制度和督查制度,实行明察暗访和电话查岗,组织四个督查组巡回到各镇、村督导。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评优评先和提薪晋职的重要依据,作为机关效能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