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韶关库 > 仁化县库 > 新闻报道

扶溪镇推广鸭稻共作新技术打响扶溪绿色稻鸭品牌

2021-06-04 08:16:59 来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2017年6月5日,扶溪镇举行鸭稻共作技术推广启动仪式,应用华南农业大学的鸭稻共作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将扶溪优质稻与养鸭两大优势有机结合,实施鸭稻共作示范推广建设,着力打响扶溪绿色稻米和鸭子品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建平,华南农业大学、县农业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和当地农户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微信图片_20210603164449.jpg

  启动仪式上,李建平对扶溪镇鸭稻共作技术推广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扶溪镇坚定信心,不负众望,把鸭稻共作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扩大扶溪大米、板鸭的影响力,率先打造出绿色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同时,扶溪镇要进一步发挥乡村非物质资源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活动中,扶溪镇政府还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专家章家恩教授还给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对生态农业进行了介绍。

  启动仪式后,李建平还参观了鸭稻工作项目基地。

  据了解,今年,扶溪镇按照仁化县“一三九”发展战略对扶溪镇的发展定位重点作为生态农业农村结构板块,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的鸭稻共作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及仁化县子明优质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团队,在古夏村先行实施百亩鸭稻共作示范项目。该技术将鸭子圈养在稻田里,让鸭子与水稻“全天候”地同生共长,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踩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再辅以太阳能灯杀虫、生物技术防虫等,从而使水稻的整个生产过程不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实现稻米和鸭子的绿色生产。开展鸭稻共作生产,不仅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农户收益。下一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将为扶溪镇提供系列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帮助培训和培养人才,促进扶溪镇传统种植和养殖业转型为高效生态循环农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