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他一直带领着村民共同种植沙田柚,并不断提高沙田柚的品质和效益,打造出了长坝沙田柚如今的规模和名声。在今天的劳模系列中,将向您介绍大桥沙田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刘耀楼。
1995年,刘耀楼辞掉曲江县驻深圳办事处职务,从经济特区回到了山旮旯的长坝村,开始种植沙田柚。那时,刘耀楼对种植沙田柚一窍不通,但是,他不怕吃苦劳累,自己买书进行学习、钻研,向种植沙田柚的果农咨询,在他厚厚的笔记本中,柚子树的施肥、喷药以及当时的天气变化情况等记录一直保留至今。刘耀楼走的是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路子。少人种时,他大面积种;别人大面积种植时,他就培育果苗;别人跟着种果苗,他就开始研究与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由于他的创新与果敢,每投资建设一个项目,他均获得了理想的收效。
1998年,长坝沙田柚在全国名特优果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 2004年通过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机认证。2010年,刘耀楼和县质监局为长坝沙田柚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特别是其对长坝沙田柚技术环节的熟练掌握深受评委好评。201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长坝沙田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一步提升了长坝沙田柚的品牌价值。自1998年被评为“中华名果”之后,长坝沙田柚成为了远近驰名的优良果品,吸引着珠三角等周边地区前来购买,市场越来越广阔,价格也逐年上扬。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种植沙田柚的美好前景,并逐渐投身沙田柚种植中。
为规范沙田柚种植,提升品质,避免销售价格混乱。2007年,刘耀楼提议成立沙田柚合作社,经长坝村组织协调,刘耀楼以300亩的沙田柚基地与其他几个果农共同发起成立了仁化县大桥沙田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向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在管理、施肥、喷药、采收、销售等环节做到“五个统一”,以提升沙田柚品质,统一销售价格,提高果农的收入。实施了“五个统一”之后,沙田柚的销售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6至10元提升到30至36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种植沙田柚,并要求加入合作社。长坝村的沙田柚种植面积也从1995年初的60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30000多亩,带动长坝及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500余人,同时,通过合作化生产、经营,直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8200元。沙田柚已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刘耀楼还不断探索沙田柚种植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沙田柚种植的效率。为了降低浇水、施肥所需的人力物力,提高肥效,2012年,刘耀楼开始建设水肥一体化工程,即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把测土配方肥按比例溶于水中,通过管道和滴头定时、定量地输送到沙田柚的根部,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水肥一体化工程建成后,实现了水肥均衡,有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30%-50%,同时节省水量20%-30%,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因人工浇水不及时而导致果树不结果、落果等。
刘耀楼始终不忘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虽然他对沙田柚的种植管理已驾轻就熟,但仍然不忘继续学习,以获得更多知识,加强沙田柚种植管理的技能。2014年9月,刘耀楼参加广东省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培训高级班学习,获得结业证书。2015年,刘耀楼凭借“仁化县沙田柚栽培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韶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与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