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精心筹备,由广东省社会体育中心、广东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始兴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始兴·绿色出行2020首届广东始兴环车八岭骑行活动将于9月26日在中国最美小城——始兴正式开赛,该活动是始兴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创新发展“生态+产业”又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始兴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生态+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先后举办了益骑中国“九龄故里·百里画廊”骑行活动、广东省轮滑公开赛、徒步车八岭、穿越铜钟寨等节事活动,有效推动了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快促进区域融入和服务“双区”建设。
生态之源,百里画廊
广东省生态屏障。始兴县是全国闻名的林业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7%,森林蓄积量达1454万立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拥有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省、县、镇级森林公园11个,代表性的资源主要有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军栋县级自然保护区、刘张家山省级森林公园。其中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之一,也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区域,有“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的美誉,被列入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
有氧运动的天堂。本次骑行赛事线路基本处于生态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特别是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刘张家山省级森林公园和将军栋自然保护区负离子含量极高,可谓是一场“洗肺不洗车”的骑行。
一路骑行一路美景。本次骑行活动选在始兴县中南部,是始兴县生态底色最厚重的区域,聚集了整个始兴县60%以上的森林资源,生态是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资源。该区域围绕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G220线和S244线为主线,依山沿河串联各个景区景点,有“百里画廊”的美誉,G220线(原S244线)该路段被誉为“最美省道”“广东省十佳自驾游线路之一”“广东小九寨”等,S244线该路段2019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示范线路。为推动该区域旅游的发展,韶关市政府委托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设计“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示范线路项目,计划打造广东省最美的、配套设施完善、高品位、具有示范性的乡村自驾旅游线路之一。因武深高速修建,线路建设2017年至2018年搁置。2019年以来,始兴县加快修复因武深高速修建引起的路面及生态景观损伤,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公路建设,完善“九龄故里·百里画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示范线路始兴段旅游元素配套,打造广东省名符其实的配套设施完善、高品位、具有示范性的乡村自驾旅游线路。同时,始兴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施“画里清化”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和风貌示范带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将区域乡村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文化之缘,九龄故里
千年古县,福地始兴。始兴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始兴自古是岭南交通要冲,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抗日名将张发奎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古郡、恐龙之乡、围楼之乡。
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古围楼是始兴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目前保存尚好的围楼仍有249座。围楼探秘也是本次骑行的特色,在整个骑行过程中,可以领略省保竹苞松茂围、笔子薮等各具特色的始兴围楼,还有中国传统村落周前村、广东省古村落选陂村等特色古围、古村,感受历史韵味。
九龄故里。本次骑行活动区域曾是张九龄幼年活动的区域,留下了“玩水捉鱼”“解鼠上京”等不少传说故事,其中书堂瀑布(幼时读书的地方)、九龄古道(北上所走之路)、钓鱼台(幼时垂钓的地方)等,目前仍保存较好。
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始兴是粤北客县,客家民俗文化浓郁,节事活动丰富多彩,有“飘色”“舞阿妹”“龟蚌舞”“舞火龙”等传统民俗,其中“舞火龙”是市级非遗。
瑶族风情小镇。本次骑行途经的深渡水瑶族乡是韶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汉、瑶、畲族3个民族聚集的地区,民俗文化氛围浓厚。深渡水瑶族乡立足实际,深挖民族元素,通过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瑶医瑶药、瑶族歌舞、瑶绣等产业,“打好民族牌”,突显瑶族风情,打造瑶族风情小镇。
产业之园,生态崛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必须生态优先。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始兴县一直探索的发展模式。
本次骑行活动所处的区域是始兴县正在实施建设的“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始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的打造,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1月13日,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切实打造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格局,依托武深高速公路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罗坝、司前、深渡水乡、隘子等周边乡镇为发展重点,合理布局一批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打造“武深高速公路经济带”;要依托环车八岭地区的资源和文化禀赋,把周边乡镇的生态、围楼、温泉、人文、工矿等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构建“一带一圈”经济发展新格局。
“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核心乡镇面积1050.83平方公里,占始兴县域面积的48.34%;林地面积12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8.98%;人口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7.2%;经济圈内生态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人文资源深厚,圈内的满堂客家大围及长围是国保单位,还拥有省保单位1个,及众多围楼和历史文化遗产。
“环车八岭生态经济圈”将在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立足始兴的生态资源优势及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突破行政区划分局限,跳出始兴谋划发展,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在高质量的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相关链接
“生态始兴·绿色出行”
首届广东省(韶关·始兴)环车八岭骑行活动即将开赛
本次活动骑行人数规模600人,线路以“九龄故里·百里画廊”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线路为主线,围绕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骑行,骑行线路为始兴县体育馆广场→城南周前古村→深渡水瑶族乡樟树林公园→深渡水瑶族乡墟镇→司前镇河口村→司前镇墟镇→车八岭自然生态保护区→罗坝镇都亨村→罗坝镇墟镇→罗坝镇河渡村→顿岗镇墟镇→顿岗镇贤丰村→五里山→日本电产→始兴县体育馆广场全程116公里,沿途风景如画,一路骑行一路美景。
沿途景点介绍:
1.落羽杉景观路。该景观路绵延22公里,高大挺拔的落羽杉整齐划一的排列在线路两旁,树龄近30年。一年四季景观特色明显,全年适合休闲观光。春天,落羽杉的嫩芽破芽而出,满眼翠绿。秋天,金黄的杉叶挂满整个树身。随着季节的变换,落羽杉公路各种颜色相互交织着,成为始兴一道亮丽的“网红”风景线,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来观赏,每年秋冬时节是观赏落羽杉最佳的时期。
2.周前古村。位于始兴县城南镇周前村,东邻清化河,X344线在南边经过。2019年初,周前古村被评为“广东省第六批古村落”,主要文物古迹在街上组,街上又名周所墟,成市于乾隆三十六年,由张纯全、张儒光及湖芳村门首王大猷合资建成,随时间推移人们习惯叫周所墟,古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如画。村内现存的古迹有清凉寺遗址、清凉寺塔、古戏台、古榕树五株,石街数条、当铺两间、商铺五十九间,是始兴县为数不多具有深厚文化历史价值的古村落之一。
3.选陂古村。顿岗镇选陂村选陂古村坐落在始兴县城东面,距离始兴县城七八公里路程。1833年建村,距今近二百年历史。村庄的房子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檐街又长又直,建筑用料很是讲究,青砖红墙乌瓦,檐梁或天窗雕刻着各种花鸟树木的图案,寓意家族兴旺发达,反映了当时祖先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4.樟树林公园。位于始兴东南部的深渡水横岭村,距离县城约20公里是由山林、绿水、沃田、乡村组成的自然风光。林内古树参天,多为上百年的古樟树,约为占了该区域的2/3,最大的樟树胸径有1米多。林内还有枫树、荷树、至灵树等名贵树种。每至深秋时节,红枫树与樟树、荷树、至灵树的相互映衬,与田间金黄色的稻谷,炊烟袅袅的乡村,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5.深渡水瑶族风情小镇。深渡水瑶族乡是韶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汉、瑶、畲族3个民族聚集的地区,民俗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深渡水瑶族乡结合全域旅游、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乡村振兴等工作,依托优美的生态山水画廊,突出瑶族民俗文化特色,整合各民族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集民俗文化、农业采摘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6.荔竹坝古村。荔竹坝古村前有樱花谷,后有米椎王,周边生态景观优美,村内以宗祠为中心,呈弧形布局。
7.笔子薮。椭圆形土围,建于清朝。内部由天心大街、祠堂及左右共九栋民宅等组成,占地面积6722.02平方米。其形若龟,由龟头、龟颈、龟身、龟脚和龟尾五个部分组成,是迄今为止客家围楼中唯一的一座按乌龟形状而建的仿生围楼。
8.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110.7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中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黄腹角雉、穿山甲等。由于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之称。
9.石笋。一笋形巨石。
10.刘张家山温泉。天然温泉区,已开发有沁福园、花果山温泉等温泉民宿,价格实惠,隆冬季节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