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前日在我市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是丹霞地貌在中国研究80余年来的首次国际学术交流,也是丹霞地貌学术研究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1篇,对丹霞地貌八十年以来研究工作做了全面系统总结,对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对丹霞地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组织代表对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之一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会议学术气氛浓厚,代表发言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面总结丹霞地貌研究成果
从1928年冯景兰提出“丹霞层”概念以来,至今已有80多年的研究历史,硕果累累。为推动丹霞地貌的研究在国际国内的进一步发展,本次大会编辑了三本论文集:“灿烂的丹霞”、“世界的丹霞”第一卷、“世界的丹霞”第二卷,收录80多位作者关于丹霞地貌基础研究、区域丹霞地貌研究、丹霞山地质地貌研究、丹霞地貌与旅游文化研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等的全文或摘要中英文150余篇。
会上,赵逊从地质学的视角对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介绍;黄进结合对中国780多处丹霞地貌的实地考察,综合介绍了中国丹霞地貌研究;彭华在中国丹霞地貌研究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崔之久、王鑫、韦斯利·希尔、郭福生、林恩·海兰德、欧阳杰、亨宁·泽尔默、莫罗·苏塔迪、张忍顺、简·沃尔克、吴志才等也就多年来丹霞地貌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发言。以上专家的研究,代表了丹霞地貌的研究向着微观、定量、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
丹霞地貌得到国际认可
本次大会有27位国外知名学者参与,包括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现任秘书长彼得·鲍布罗斯基教授、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副主席迈克尔·克罗泽教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核心专家吉姆·桑赛尔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前主任沃尔夫冈·伊德等,
大家在会上积极讨论丹霞地貌的相关科学问题,肯定中国对丹霞地貌研究的重视和中国专家学者对此作出的贡献,对中国丹霞地貌及研究成果基本认可。
丹霞地貌的国际对比研究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王颖院士研究了北美Sedona红岩地貌,认为与中国丹霞地貌具有可比性,非常赞成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张珂则从宏观上探讨了红层与丹霞国际对比的问题。国外学者罗伯特·瑞、安德烈·柯金可夫等介绍了澳大利亚和吉尔吉斯多处丹霞地貌的初步研究。总的来说,中国丹霞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外专家的高度关注,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将会不断提高,丹霞地貌的国际对比研究应运而生。
对中国丹霞申遗给予大力支持
2006年,中国丹霞地貌系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1月24日申报材料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于3月通过审查。中国丹霞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本次会议对此给予大力支持。
在5月26日下午,沃尔夫冈·伊德做了“中国丹霞的遗产价值”报告,随后,在重点论述中国丹霞6个提名地最突出特征和价值时,国内外专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6个提名地国内专家与克里斯·伍德、保罗·.丁沃、沃尔夫冈·.伊德、蒂姆·.柯斯基和皮特·米根分别为赤水和泰宁、崀山、丹霞山、龙虎山和江郎山六个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28日上午,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国际专家专题研讨会也顺利召开。与会代表观看了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影像资料、听取了彭华教授关于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介绍和梁永宁教授关于中国丹霞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阐述,结合实地考察提名地的情况及各提名地展出的相关材料,展开热烈讨论。大会讨论了“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认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选点科学、特征明显,美学、地球演化历史和地貌特征、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方面都具有世界级品质和价值。丹霞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丹霞是大自然赐予全人类的永恒财富!与会代表一致支持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地貌研究日益加强
1991年在丹霞山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丹霞地貌学术研讨会,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迄今已召开了11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本次大会上,“丹霞地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保罗·丁沃、彭华、克劳迪奥·马高蒂尼、杰克·布林克、莫哈·塞非亚·莱马、小口孝司等国内外专家就不同类型的丹霞地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做了专题报告。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国丹霞”申遗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美国国家公园协会、中国丹霞山与美国泽恩国家公园商讨合作,为加强丹霞地貌保护与管理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会议成果为中国丹霞地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会议通过“丹霞宣言”
三天会议,与会代表积极交流丹霞地貌科学研究成果、丹霞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在丹霞的科学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一致通过了“丹霞宣言”,认为丹霞具有全球研究价值;丹霞是世界的,是一种在全球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貌景观和自然地理现象,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应该受到全人类的共同保护;同时提出丹霞研究的国际化研究等倡议;为进一步加强丹霞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的保护与管理,以使这一类特殊的资源可以永续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