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韶关库 > 新闻报道

小康村民福无边

——“省达标小康村”教场村见闻

2001-07-20 16:09:33 来源:韶关日报

  “这里的农民既不用种田,也不用担心下岗,生活过得比城里人还舒坦呢。”就是这一句话,日前将记者一行引到浈江区乐园镇教场村。

  下了车才发现,原来教场村就在韶关火车站背后不远,离市区仅一箭之遥。在村支书邓连洪简朴的办公室里,这位据说已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向记者一行介绍了教场村的过去、现在,并简要地勾画了教场村的未来。在老支书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村容村貌,还走村串户到村民家中采访。

  这是一个只有388人的小村庄,村里没有山林,也没有稻田,惟村中间有几口鱼塘。据说自“文革”开始,这里的村民便不种稻,只养鱼。直到80年代初期,这里的集体经济仍很薄弱,一个劳动日才收入几毛钱,村民生活在困苦之中。

  改革开放后,该村充分利用其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是用铁路征地的征地款120万元连同银行贷款,兴建了沿江大厦,随后引进港资4000万元对其进行全面装修,建成丽晶大酒店。仅此一项,年创4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80年代中期,教场村根据其紧邻火车站,铁路职工多、经商人员多的特点,投资建起了莲花市场。经过扩建,如今莲花市场占地13亩,使用面积为8268平方米,年增加集体收入50多万元,同时解决了本村100多村民的工作。此外,该村还建设了通天陂市场,组建了经济发展公司、土石方车队、鱼苗场等村办企业。集体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9年,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15.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8100元,被命名为“省达标小康村”。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自然富起来。在教场村,村民享有的福利待遇令人艳羡。大部分劳动力都可由村里安排工作,按月获得一份工资。小部分安排不了的,村里发给最低生活保障费;村民享有股份分红,拥有股份的,每年可得红利2000元;考上大学者除参与分红外,每年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村民退休享受退休金;每人都享有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致富思源,这源,就是我们党的富民政策!”对于发展集体经济,70多岁的村民陈阿婆说:“我们的村干部致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深得群众拥护。想当年,一些村民主张把征地款分掉,若果真分掉,没有母鸡下蛋,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落后。基于这一认识,教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亦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他们在村民中开展了“十星文明户”竞赛活动,全面提高村民的劳动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纪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摒弃小富即安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多年来,该村27名党员中,没有一例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全体村民中没有发现一起参与“黄、赌、毒”及“法轮功”的案例。另外,该村针对本地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的状况,组建了治安巡逻队,昼夜值班,并发动全体村民进行综合治理,如今,教场村的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提起教场村今后的发展,老支书邓连洪说:我们要在全体村民中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好事。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除继续搞好市场建设外,一是要开发沙冲片23亩的房地产;二是配合好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为森林公园做好第三产业的服务;三是引进2000万元资金,完成丽晶酒店附楼第三期的工程建设……

  小康村民福无边。我们相信,随着“两思”教育的日益深入,教场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愈益丰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