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华正准备为水稻喷药。
近日,记者来到仁化县石塘镇京群村委,了解到京地村村长徐永华靠勤劳耕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年年都种20多亩水稻,5亩多花生地,一池塘莲藕。去年,光莲藕就净赚1万多元。2007年、2008年先后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农业厅等多部门评为“广东农村青年生产经营能手”,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仁化县文明户”。
种田也要讲科学
今年41岁的徐永华,中等个头,黝黑壮实。他介绍说,种花生有经验还不行,得要讲科学。地膜花生种植就是不同,但麻烦。每当秧苗长出来,就得及时一棵一棵地在地膜上挖个洞,好让秧苗伸出地膜外,享受雨露阳光和清新空气。
在刚开始推广地膜花生种植科学技术时,因为怕麻烦许多人没有按要求去做,有的干脆不盖地膜。
徐村长说,当时我妻子还在深圳打工,我一个人种地膜花生忙不过来,我一急就将三垄花生地掀掉了地膜,后来,虽然给这三垄花生地进行施肥处理,但它的生长色水还是明显逊色于有地膜种植的花生,最主要在保湿保肥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别。而且,收获的花生果实,有地膜种植的花生颗粒饱满,产量高,没有用地膜种植的花生有许多不成熟的花生颗粒。
从徐村长这里了解到,京地村的地质好,适合种花生,产量要高于其他地方,亩产可以达到700斤,收成比水稻好。
勤劳筑起新楼房
干农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徐永华对记者说:“农忙时节十分辛苦。这段时间,我们两口子,就一天到晚在田地里了。有一年7、8月份,我既忙着收割、种植,同时,又有许多村民排着队请我的收割机收割,我没日没夜在田间忙着,一个农忙下来,我体重足足掉了15斤,全身晒得黑黑的。为了增加收入,寒冬腊月里,人们都穿棉大衣、太空袄,我却穿着连水鞋的雨衣裤,掘起袖子,在池塘里挖莲藕,说起来,农村赚钱不容易啊!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
起早贪黑为了建新房。徐永华说,农村人赚钱为了建新房,现在京地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建起新楼房。
光靠种植还不足以建新房,还要有多项经营补贴才好。如早几年,村里农机少又没养牛,我的农机派上大用场,周围许多村民请工,这也是增加我的收入。特别是我建楼房的时候,自己运输建房材料;两口子又做小工,挑沙、搅拌水泥灰,建房的人工钱就省了1万多元。在农村建楼房基本上都要欠债的,但我就没有,而且把楼房建起来了,不过我付出很多,很辛苦,白天建房,晚上11~12点钟还要砍木薯片,很艰辛啊!但也熬过来了。
种地大有作为
徐永华告诉记者:“我两口子也曾经在深圳打工,但我做几个月就撤回来了。那是早几年前的时候,在深圳一家仓库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900元,工作时间太长,受约束。我是做仓库管理员兼搬运的角色,400种产品,每天要跟车送货去超市,然后到批发市场进货,入仓登记,天天如此。有一次,进货忙到晚上9点钟才回来,饿的要命急着煮饭吃,却被老板斥责,工作辛苦不说,还憋得一肚子气。我想:过去种粮要交税,如今种粮有‘粮补’。再说,这样做工也不是个出路,权衡利弊,干脆不做了,回家乡种地,也给家庭有个照应。虽然辛苦,但收获却是喜悦的,广阔田地大有作为,再苦再累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