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韶关库 > 新闻报道

再次腾飞的必由之路

——韶关力推“双转移”战略调查

2009-06-25 01:19:54 来源:韶关日报

D95DF83221FFAB78DC41622F26647A50B7FBDDC73F5569701BE6B8E706BAC67FD63E5F6D133B1D2AF72866BD2BEDC30F2925E5000BFEFC45DAD8734018BAE95C7E2D76A9B38FA737BFB356CD105BFFCF.jpg

我市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与金融危机下经济持续低迷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是,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高潮迭起。

  从去年“双转移”战略的号角吹响南粤大地,到今天交出在新一轮承接与吸纳外来资本中写就的漂亮成绩单,可以说,韶关经历了革新图变的巨大考验。

  破难点:“双转移”拓出新天地

  2008年的冬春之交令人难忘,刚刚挺过80年一遇特大冰灾的韶关人民,再次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挑战。

  作为欠发达地区,迎战危机从何处突破,“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举措是否有效,尤其是怎样保持科学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相协调等一连串难题都急需破解,韶关决策层在苦苦思索中……

  4月,春风吹绿了韶城的三江六岸。正当韶关寻求科学发展转型路径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莅临这座千年古城展开调研。紧接着,基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圈、优化和提升广东经济协调发展深层思考后的“双转移”战略,首次见诸于传媒,并迅速引发一场全省规模空前的产业转移大潮。

  就在这次调研中,汪洋“点题”韶关先行先试。在经济发展遇到史上最大难关之际,韶关担起了“破冰前行”的重任。

  韶关的老百姓知道,去年至今,全市经济生活中最热门的词汇就是“双转移”。透过传媒的大幅度报道,他们看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振涛等市领导率队遍走基层,进行密集调研,比照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变化与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加速推进的趋势,提出以重点突破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带动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旨在将汪洋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推进“双转移”战略中去,期待牢牢抓住机遇的“牛鼻子”,争创全省产业转移的“韶关样本”。

  变化中的亮点就在推进“双转移”中显现:

  副市长陈秋彦兼任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主任。尽管此举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来得迟些,但是,迈出了这一步,不仅标志着市决策层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更引人关注的是,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拆除了曾经难以协调各方的“拦路虎”,使工作效率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一路看涨。

  与广东省生态发展区的定位相匹配,韶关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民生账,坚守“生态许可度”这一底线,对高污染、高消耗企业严设“防火墙”,将一批虽产值诱人但有可能带来环保“欠账”的项目拒之门外。

  科技兴园的梦想,正在从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起步。随着洽谈速度的疾进,现已达成意向: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力量将“北聚”区内,零距离地将其科学成果与园内企业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中国科研开发院合作兴建的“孵化器”,也将在此亮相,扶持中小企业从幼苗到初成,直到单独“放飞”。有了身边的“科学家”与先进技术的直接服务和指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特别是,科技的进驻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史上的第一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亮点还体现在:以直接投入、增加资本金和专项补贴及贷款等方式,充分放大省财政5亿元产业转移园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将在未来5年内,撬动社会各方投资55亿元夯实基础设施;在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市设点,派出精干小分队进驻,贴身跟踪“引企业引资本”入韶;成立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公司,搭建投融资及开发建设的平台等。

  陈秋彦告诉记者,摘取全省“双转移”战略成绩的“双优”已是过去时,更严峻的考验还在今后。

  企业家们表示,如今的韶关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我们心中时感温暖如春。政府和企业抱团,什么样的困难也吓不退我们。

  看聚集:一粒树种育出一片森林

  早年的华南工业重镇,在今天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中,正在实现新的隆起。

  不可回避的是,当曾经的“工业基地”面临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市场拓展等多种不利因素冲击时,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怎样获取重生。

  在南粤这场声势浩大的产业大变迁中,究竟改变了韶关什么,又受益了什么?

  调查之后,记者认为,从过去的工业“全面开花”,到现在的产业聚集,显示了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和整体素质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嬗变。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系于产业。韶关的做法就是,千方百计寻找韶关的优秀“树种”,即以一个关键性企业为第一粒树种,引来同行或相关企业“扎堆”生产,形成如森林般的产业集群。

  一年多的时间,韶关提高产业转移聚集度的努力已初见成效: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如新生婴儿出世,展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而且,产出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翻开最新出炉的《韶关统计月报》,今年前5个月的一组数字引人深思:已有70家企业的产业转移园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3%;工业出口交货值比增29.2%;正在施工的54家企业中,有41家工业企业,比增64%;园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4.93亿元,比增50.9%。

  透过上述数据,说明无论从增长幅度,还是外来资本投入和产品出口,都在逆势中表现不俗。显而易见,是“双转移”战略的步步推进,带来了园区经济的繁荣。

  播下的树种,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直至连成一片的?剖析南雄精细化工园区建设,可折射出韶关产业聚集的奥妙所在。

  冒着“黑户”或被“PK”掉的风险,南雄紧紧抓往这次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在精细化工园区尚未拿到“出生纸”之际,就已边展开基础设施建设,边不动声色地瞄准这一特色产业主动出击了。在逐渐掌握行业特性的同时,他们专门承接一个产品的中间体,用意不言自明:即引一家关键性企业,带来上下游几十家配套企业跟进。不到7个月的时间,50家“化”字头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入园,完成了从“树种”到“森林”的蜕变。

  当然,后来,南雄已拿到批文,成为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粤北首个精细化工基地。

  回顾平地崛起的过程,南雄人深有感触:正是抓住汪洋书记“点题”的良机,才有了今天的精细化工基地。

  随着“双转移”战略向纵深推进,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的两大经济现象亦值得称道:

  错位发展,避免了产业同质化和恶性竞争。产业生命力在于特色鲜明,全市各地在命运共同体中担当自己应有的角色,产业布局追求各自的不可替代性。如仁化县以铅锌冶炼见长,乳源瑶族自治县以氯碱化工为主,始兴县凸显制笔业的研发内涵,乐昌主打钟表基地品牌……产业分工形态的差异,有利于发挥不同区域独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做到“新、独、特、优”,在多层次性中实现同步发展。

  以往韶关工业产业链条较短的“短板”,已在产业转移中不断拉长。如南雄精细化工基地的松林树脂公司先将松香加工成树脂,围绕其配套的圣邦公司等再将树脂加工成涂料,然后一个产品再带动区内包装、仓储、运输等行业,“雪球”越滚越大。产业链长了,生产成本下降,外来企业也就会愿意“扎堆”,产业聚集的优势正体现在这里。

  护民生:有就业的增长令人瞩目

  韶关吃透“双转移”战略精髓并务实践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产业转移和新增就业的并存。尤其是有就业的增长,彰显了韶关决策层发展经济的终级目标:改善民生。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和经济低迷仍未见底的情况下,如果说,产业转移的速度体现在企业的迅速云集上,那么,产业转移的质量,就应以新增就业岗位为标尺。在这方面,韶关的成绩确实可圈可点。

  在调查中,记者获悉,今年1至5月,有27388人就业产业转移园,比增28.5%。数字虽然简单,但其背后却深藏着浓郁的民生情结。当就业成为社会最大难题的时候,韶关却以产业转移为契机,重视城乡统筹就业,再造宝贵的“饭碗”,使“双转移”的成果真正普惠民众。

  创新精神贯穿在“双转移”的每一个环节中。位于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浈江片区的全民创业基地,堪称激活全民创业潜力的园中园。针对韶关的传统产业特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培育机械产业集群。从敲定方案,到选址;从厂房建设,到引企入园,一路“绿灯”。目前,计划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开建2万平方米。

  为了让更多中小企业经过创业基地的“孵化”强筋壮骨,陈秋彦多次亲自带领企业家们“踩点踏勘”。目前,已有40多家中小型机械企业要求进驻,其中已签合同的25家企业将从本月底起,陆续入园。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时下,中小企业已成就业的“大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讲,全民创业基地的建设,既承担了产业转移之重,又可为政府与民众分忧解难。为此,市委市政府还出台新政,开出厂房出租大“红包”:若企业租用2000平方米以上或3000平方米以下的厂房,按市场价需9元1平方米,那么,由政府补贴6元,企业只掏3元即可。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可喜的是,在产业转移中大有作为的企业,更加日益彰显社会公民的良心和责任。其中,香港上市公司旭日集团在韶兴建的大型玩具城,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以产品的多样化和灵活的营销策略,从容应对全国整体出口产品销量走低的困境,企业订单不减反升,产能逆风扩大。在今年前4个月工业增加值超亿元、比增55%的同时,旭日二期厂房竣工陆续投产,新开7个工场,员工从去年年底的8000多人,增至现在的15000多人。

  受益于产业转移,今年前5个月,全市玩具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31.8%。由此可见,这个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产业,在保就业方面功不可没。

  同样受益于产业转移,韶关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经创业和技能培训后,“变身”产业工人。更有21.74万人和15.8万人经由市外和市内两个渠道,在珠三角与韶关实现就业。

  珠江再扬风帆,韶城三江奔流。放眼今日粤北大地,“双转移”的脚步越来越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