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大事记

汕头打“侨”字和“特”字牌促经济社会发展

2013-11-04 来源: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市已形成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等8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

据了解,汕头是中国最大的内衣产业基地,工艺玩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文具用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印刷和包装机械设备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澄海区玩具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潮南区内衣家居服产量约占全国35%。

据初步统计,2013上半年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7.3亿元,增长14.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2亿元,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355.8亿元,增长29%;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亿元,增长12.6%。

一直以来,汕头按照粤东中心城市和海西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的定位,加快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的战略性优化,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交通航运中心、文化科教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在城市规划上,汕头实施“北优、南拓、东扩、西联”战略,构筑“一湾两岸”的城市形态和“一核多组团”的大特区城市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汕头政府正在其核心区紧锣密鼓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通过把“侨”字和“特”字更紧密结合起来,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全市的重大战略平台,致力建成华侨华人文化深度融合先行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华侨资产管理中心。汕头将争取国家给予先行先试政策支持,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合作高端发展,壮大华侨经济,服务国家改革开放。

据悉,汕头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港口条件优越,汕头港是全国25个主要港口之一。1860年汕头开埠,曾被恩格斯誉为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1981年设立汕头经济特区,2011年特区范围正式扩大到全市。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有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40多万人。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