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大事记

广东汕头环境综合监管

2009-11-11 来源: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

2009年,广东汕头决定实施《2009年汕头市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意见》,促进全市各地环保工作协调发展。为改善市环保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2009年初,市环保局开拓性地制定下发了《2009年汕头市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意见》,并多次跟踪督促区(县)环保部门认真落实,强力推进全市环保工作逐步形成“一盘棋”。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组织召开全市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会议,印发《汕头市环保系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加强厂中厂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汕头市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下发《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保跟踪管理服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审批绿色通道范围,提前介入,优化服务,强化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的管理,明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过程各个环节行为规范和廉政要求。制订《关于<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各级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工作上的分工。2009年审批建设项目983项,竣工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加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的环保管理。市环保局出台一系列强化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加强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的建设和污染集中控制,防止工业园区、开发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降低环境保护准入门槛,造成新的污染。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金平工业园区和龙湖工业园区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均已通过省环保厅审查,汕头市保税区规划环评报告书已经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审查,潮阳区贵屿镇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利用处置基地已签订环评协议,开展环评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立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的定期巡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临时搭建物、养畜场、修船厂、河沙传输带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清理。组织排查全市重要水库污染隐患和环境安全隐患,清理水库的网箱养殖活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联合潮州、揭阳、梅州等市环境监测部门组织开展韩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演练,同时加强跨市河流边界断面水质的监测与监控,确保饮水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促莲花山废矿整治工作,目前莲花山尾矿库水毁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制定实施2009年汕头市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绿色社区工作计划,完成6个市级生态示范区和4个市级绿色社区验收。推荐澄海区莲华镇申报2009年度广东省生态示范镇。至2009年底,全市共建成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和34个市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9个省级绿色社区和16个市级绿色社区。2009年还对2007、2008年度获得“汕头市生态示范区”命名的12个单位进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村各村居创建生态示范区的热情。此外,按照国家《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牵头市发改局、财政局组织制订《汕头市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转发实施。该方案的出台,有利于汕头市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推进。加强危险废物、严控废物和进口废物的监管。认真落实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和转移联单制度,加强对危废涉及单位现场检查,规范危废储存点,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责令改正。针对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认真组织各区县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和医疗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专项检查,对甲型H1N1流感定点收治医院采取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加大医疗废水监测频次等应急措施,确保医疗废物及时安全处置,医疗废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积极探索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印染、造纸行业污水处理污泥等严控废物的规范化处置途径。严格把好进口废塑料审批关,并加强对申请单位利用的日常监督管理。强化烟控区、噪达区的监管。开展对烟尘控制区内新建、在用、备用但未报废、停用的炉窑灶进行全面核查,及时更新炉窑灶档案台账,按要求开展监测,及时报送复测报告。加大对噪声达标区内超标声源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污染单位实施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改。同时,建立完善噪达区、烟控区的档案台账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