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典型人物

朱小波:酒店“灵魂”的赋予者

2021-06-12 09:59:05 来源:《潮商》杂志

  采访地点约在澄海的花园酒店。一位体态健硕、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朝记者走来,这便是今天的主人公——朱小波。“欢迎你,我带你参观一下新项目的施工现场”,质朴有力的开场白,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在澄海花园酒店附近,一座崭新的城市综合体、与世界500强品牌美国豪生合作的项目——澄海国瑞豪生酒店正在崛起,这,便是朱小波近期负责筹建管理的新项目。站在办公室的设计蓝图前,这位在酒店业有着丰富经验与业绩的建设者与我们开始了一场多方位的对话。

  酒店是城市的文明及形象展示窗口。也是经济的晴雨表。侃起汕头市的酒店业,汕头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一座座星级酒店宾馆在汕头这个弹丸之地相继崛起,犹如一个个斑斓动人的音符,抒写着难忘的“特区记忆”……

  对此,广东嘉怡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现任国瑞地产澄海项目负责人的朱小波可谓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这位多年从事酒店业管理、前期策划与筹建的酒店业资深人士,在全国已参与筹建、管理超过上百家的酒店及地产策划项目。不得不提的是,在汕头,声名远播的汕头金海湾大酒店(五星)、汕头帝豪酒店(五星)、中信度假村(五星)、汕头花园宾馆(四星)、澄海花园酒店(四星)、潮阳金苑大酒店(四星)、金乐大酒店、民航大酒店、铂晶大酒店,市委接待基地汕头迎宾馆以及在建的国瑞万豪大酒店(五星美国品牌)、澄海豪生大酒店(五星美国品牌)等大手笔项目,均由朱小波主持,策划或筹建管理。他以独到见解、前瞻眼光与敏锐视角,为每一个项目、每一座酒店赋予灵魂、生命。把静态的建筑变为有灵魂的形体,用奇思妙想点石成金,打造出多座各具特色的酒店,在为城市营造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的同时,也灵动,创意了城市的建筑形态。

  从知青到酒店业精英

  朱小波出生于揭阳,父母都在当地矿区工作。1973年,高中毕业的朱小波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成为五七农场的一名知青,干农活,当矿工,表现突出的他当选为知青队长。恢复高考之际,身处农村的朱小波向别人借了课本,投入到紧张复习当中,尽管学业已中断了几年,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更是接触甚少,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白天依旧辛勤劳动,晚上则在定时停电后挑灯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他以优异成绩被广东矿冶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录取。

  1982年,朱小波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汕头市塑料二厂工作,短短几年时间,他从普通工人到车间主任再升任副厂长,工作能力获得领导的一致认可。并获汕头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和广东省优秀厂长的称号。

  涉足酒店业,对于朱小波来说却是“纯属偶然”的机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汕头地区的各大工厂都面临深化改革的局面,已在塑料二厂工作数年的朱小波,迫切感觉到自己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当时,汕头国际金融大厦一则“塑料化工厂厂长”的岗位招聘引起了他的注意,科班出身且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他,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并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面试。

  然而就是这个面试,成为朱小波事业生涯的转折点。面试中,工科出身的朱小波却能对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侃侃而谈,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及比较全面的综合知识让主考官大为惊叹,于是当即改变主意,决定将他派至一个新的岗位:负责粤东首家五星级商务酒店——金海湾酒店的筹建工作。出任副总经理。生性爽朗、喜爱挑战自我的朱小波一口应承了。

  在大学时期就是文体活跃分子的朱小波,不仅担任学院团委的宣传组长,还是校篮球队,乒乓球队的队员。朱小波还有一大爱好,课余只要一有时间,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各方面的课外书,法律的、经济的、管理的……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捧上手阅读半天。时间一久,他成了图书馆里的“名人”,也是同学老师眼中“博览群书”的牛人。“一本借书证早早就用完,甚至被校领导找去谈话,怕我因课外阅读而影响学业”,朱小波笑着说。然而回想当年,朱小波却十分庆幸如此一段经历,正是那段时间像海绵一样地汲取知识,才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出广泛的知识面,使自己得以胜任日后的一切工作。至今,他仍然保持每天看书学习的习惯。

  筹建金海湾大酒店,朱小波边干边学,稳扎稳打,积累了实战经验。在此期间还获得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佘畯南(广州白天鹅宾馆设计师)的悉心指导。毫无疑问,这些为他在酒店策划管理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大门。1991年落成开业的汕头金海湾大酒店,成为粤东地区首家五星级商务酒店,坐落于汕头市中心繁华的商业金融黄金地带,交通、商务、购物便利,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设施先进完善,多年来不断追求卓越,荣获过“中国建筑最高质量奖‘鲁班奖’”、“全国星级饭店五十佳”、“中国旅游标志性饭店建筑金奖”、 “特色大堂、特色餐厅金奖”、“金钥匙服务钻石奖”等荣誉。负责酒店筹建工作的朱小波也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由金海湾大酒店起步,朱小波又参与了汕头帝豪酒店、汕头花园宾馆、澄海花园酒店、汕头市委迎宾馆、潮阳迎宾馆、金苑大酒店、中信度假村等本地酒店地产项目的筹建管理工作,目前备受瞩目、与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合作的国瑞万豪会展酒店和澄海豪生大酒店,也是朱小波负责的项目。蜚声业界的他也逐步受到全国各地房地产商的青睐,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都留下了他匠心独具的作品,包括珠海怡景湾酒店(五星)、广州星河湾酒店(五星)、浙江台州赤诚宾馆(五星)、Honey Honey俱乐部(上海)等等。

  多年来,低调务实的朱小波甚少接受媒体采访,却多次利用业余时间为酒店、企业和高校做一些讲座。并先后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经济管理类论文超过十万字以上,多次荣获征文比赛大奖。将自己的从业经验、实践心得无私分享与他人。

  城市酒店业发展的推手

  从事酒店、地产业二十多年以来,朱小波特别关注其接手的每一个项目的前期策划、市场定位、文化定位、风格定位,突出其差异化,并对每一个项目每一座酒店赋予灵魂、生命、力图把静态的建筑变为有灵魂的形体:

  在度假型酒店——中信度假村、南澳海悦酒店(五星在建)中,他以“海魂”的主题进行策划,配合中建及上海的文设计完成了主体设计及以后的经营管理。

  在汕头花园宾馆中,他以中国地图形水池、亭及大面积绿化、停车场,以粤式食街为靓点吸引顾客,该宾馆曾创下汕头酒店开房率第一的记录。

  对于汕头第一家改制型酒店——金乐大酒店(原金砂宾馆),他则采用“点睛”的做法。在做项目策划制定了二个方向,其一是导入国内品牌医院,其二是以最低的投入打造适合该地段的商务酒店,后来业主选择了投资酒店。在市场定位方向,以低于金海湾、君华、国酒,高于鮀岛、类同于花园宾馆的角度切入打掉了围墙,加一个“玻璃盒大堂”,拓大了停车场,及一些细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华山路欧爵酒店,他以精品商务客房在闹市区打造一方“欧洲宫殿”的区域氛围;铂晶大酒店,从建筑外立面形体入手,与上海文设计、九号公馆设计合作,设计了一些较前卫、差异化的东西,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位于汕头潮阳的嘉德文化广场,是对原农行“烂尾楼”进行盘活。朱小波考虑地段、区域的优劣势,与业主调研,论证,将其定位为嘉德文化广场,主楼为酒店客房及商业,娱乐招租,粤东地区第一家空中大堂。靓点是打造一个潮阳地区最大的广场,以广场会展等为主导,收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位于浙江台州天台的赤城宾馆,也是朱小波有口皆碑的佳作:宾馆原为招待所,为四合院形体,根据当地情况,将原为凹下的露台窗井部分做成一个台州最大的无柱大宴会空间(名曰阳光大厅,面积800m2,9m挑空,采光顶),开业迄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仍为当地最气派的宴会大厅,目前二期扩建工程为主题五星酒店,将以和合文化、济公(本地人)、佛、道文化(天台山)兼容,“入住一天,读懂天台”,建碑林围墙(木拓),届时又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多年的成功经验及实践心得,朱小波总结出酒店运作包含的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管理,即酒店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组织有经验的人员进入相关管理岗位;第二个层面是经营。如果只懂管理,不懂经营,则企业容易走向灭亡。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市场;灵活经营。以变求生存,发展。第三个层面是筹建。必须与好的工程师、建筑设计师配合,才能更好体现建筑的特色及风格并做到低投入,低运营成本。第四个层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是项目的规划定位。朱小波认为,建设酒店“先天”极其重要,若先天不足,后天肯定不行,而先天足,则基本确定了其效益及“江湖地位”。“运营一个酒店,最关键的一点是把它变成一个会赚钱的酒店,其中包括如何选址、前期投入、市场定位、经营方向等多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最适当的地点,找到最适合市场的切入口,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好的建筑及装饰效果,以最低的运营成本,达到最佳的收益。”

  近年来,汕头的酒店业发展迅速,大小酒店、宾馆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不少快捷连锁酒店也纷纷“抢滩”入驻,面对竞争激烈的格局,酒店如何“夹缝求生”?朱小波提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随机应变,学会以批判和否定的思想去看待过去的成绩、反思存在的不足、调整自身的经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整个社会,在发展中应变,在应变中发展,在规范中找出差异化,在差异化中寻找亮点,在亮点中取得效益,同时在过程中提升文化,成为一种当代的趋势与大潮,也是每个酒店投资者与经营者应持有的态度。我们也期待,朱小波能为城市带来更多惊喜的作品。


作者:张丽纯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