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典型人物

后疫情时期“海归”怎样择业创业

2021-06-24 09:42:16 来源:《潮商》杂志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在经历了无数艰辛后,面临着回国就业、创业的许多难题,尤其是当下,“海归”的身份已经无法给他们在就业招聘时“绝对加分”,而创业也将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经济大环境影响。新情况下,他们疑虑、迷茫,迫切需要“破题”的答案。

  汕头融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的记者,应广大留学生及他们家长们的要求,专访了留学英国、获得卡迪夫大学金融硕士学位,现任汕头市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常务副会长、汕头市铁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风控总监的郭霖女士,请这位有着海外留学、“外来媳妇”“双外”身份的留学生前辈,分享她回国就业、创业的经历与经验,为“海归”留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

  主动融入很重要

  记者:“海归”回国就业或创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吗?如何化解?您本人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郭霖:我是2009年毕业回国的,因为结婚,2010年我来到了我先生的故乡汕头。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银行汕头分行工作。

  我回国水土不服了很多年。我是湖北荆州人,来汕头语言不通、交通不熟,身边除了我先生、工作的同事,几乎没有朋友。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银行大厅站大堂,客户用潮汕话问存钱、取钱的业务,我都听不懂,心理上质疑过自己,也有些懊恼,甚至,还想过离开汕头。后来,我想,我既然来到汕头,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改变自己,不能退缩。我开始学潮汕话,自己开车去澄海、去潮阳、去潮州,跟基层的领导合作,一起出去拜访客户……然后,开始写方案,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慢慢地,各种业务就上手了。

  从留学到现在,我已经36岁了,我觉得在中国银行汕头分行工作的这一段经历,对我意义最深刻,教育也是最深刻的,那就是:主动融入,很重要。

  我认为,化解水土不服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首先,自己的心态要好。我觉得,你既然来了,要长期生活在汕头,那你就要坦然接受这里的一切,语言、文化等等,你都要去接受。还有就是:家庭,是最重要的。决心把家安在汕头,就应该主动融入这个社会,一定要把心打开,你的生活才会完整、美好。

  第二,我觉得要把自己放低,一定要放得很低、很低的一个位置。因为,我们外地人来到汕头,除了要面对工作这样一个新起点外,在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是一个新人,那么,你就应该把自己放低。当你把自己放到很低的时候,一些情绪、一些怨气都不存在了。

  第三,就是不能放弃学习。我从研究生毕业到现在,考各种证书,看书、上网课,学习这件事从没放弃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书里面会告诉你:未来三十年将会出现些什么,你一旦看到自己的“生命线”拉长了,那么,很多时候,你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就只是一个“点”了,而且,当这个“点”变“小”的时候,对你的影响也会变“小”。像word、excel这些基本技能,都是我在中行工作时,被前辈“锻打”出来的。当年,我做 excel还不是很好,面对同事、前辈质疑能力的眼光,怎么办?那时候还没有网课,我就买书来学,一点一点地把它学会了。

  回国就业、创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没有“关系、背景”的情形下,只有把自己“武装”得有一技之长,在职场上的位置才能“不可替代”。

  学习能力很重要

  记者:“海归”回国择业,就你本人的经验,怎样才可以“软着陆”?

  郭霖:请你像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样,去市场“走”招聘。我当时也是参加校招应聘的。很多朋友给我们讲,“海归”现在招聘市场的“战斗力”还不如国内大学毕业的,他们招人时会看这个招聘对象的本科学历,关注他是否有国内985、211大学的本科学历证书。就连我们现在招研究员,也都是要国内985、211或世界排名前一百位大学毕业的,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反而不那么重要。但是,像金融、科技、互联网这种行业,招人还是要求有硕士学位的。

  我们公司现在19人,有三个小伙伴是研究生毕业的,有学计算机的、学信息工程的,我们更看重个人技能,会关注你“会什么”,而不是关心你“专业是什么”。我们现在招聘很开放,不一定招金融专业的。我们公司有一位信息工程毕业的小哥哥,逻辑很清楚,他面对投资逻辑可谓“小菜一碟”,工作很出色。所以说,回国找工作不一定非要找专业对口的,而是要考虑:你的学习能力和你会做什么,能不能适应这份工作?这很重要。如果呆板地认为:我是学金融的,就一定要去金融行业,那么,会把自己“限死”。打比方,学金融的也可以选择到汽车行业工作,现在许多汽车销售商都有“汽车金融”服务。

  海外留学,真的只是一段经历,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重,甚至我觉得,留学只是一个敲门砖,能让你进到一个公司,但是,在这个公司里怎么“活”下去,我不觉得留了学就比没留学的有多大的优势。留学,就是学知识并获得一张文凭。

  创业从基层做起

  记者:“海归”回国就业、创业者,应首先做什么准备,包括心理、资金等方面,有什么建议?

  郭霖:我不赞成“海归”一回国就直接去创业。我身边有很多富二代,他们在国外学习到的东西很先进、很前沿,回国后创业,他们的父母在资源、人脉包括资金上面,都会给他们支持,让他们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起点,但起点高,却不一定能保证走得远。因为,一个公司能不能活下去,绝对不是长辈的资源、人脉、资金这些因素能够决定的。

  我们的公司现在能活下来,能养活团队,能收支略有盈余,大家都觉得你有这样、那样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怎么整合才能变成财富?这个“转化”过程,不是一个商业计划书,不是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就能完成的。“海归”们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没有经受“资源转化”的煎熬,没有经历写了十万字的商业计划书,人家依然不认可的沮丧与失败,你真的没有资格说你是在创业。

  好多“海归”回国后创业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公司开业那一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创业之后,如何“活下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你不能“活下来”,仅仅是开始的一个“高点”,创业意义何在呢?

  所以,我认为,一个“海归”回来创业,必须先做心理建设,甚至要做一些“低位”建设,从基层做起。我的合伙人是北京大学毕业的一个双学士,在汕头证券期货这个行业工作了二十年,而我也在银行摸爬滚打了七年。为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搭档,就是因为我们两个人都经历过基层的洗礼,经得起失败,经得起客户不理你,经得起全心付出而最后没有回报……相比创业的艰辛,留学生在国外留学的困难,就是小事一桩了。创业都是有目标的,我希望我们的公司能迈上规模翻番的台阶,而现在就面临着规模翻番的“坎”,这样的压力,与在国外留学时,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汕头幸福感高

  记者:你来汕头多年了,觉得“海归”就业、创业这个氛围如何?有什么地方可以提升?

  郭霖:我来汕头十年了,我觉得,无论是对标厦门还是对标深圳、珠海,汕头是有差距的,其实,这个差距就是发展的空间。如果别人发展状态是一个前沿,那你在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找到一个你可以控制的切合点慢慢切进去,那么,差距就是“发展空间”。我们公司有位小姐姐从深圳回来,她在我们公司过得比在深圳时开心,“产量”比原来的高多了。我们器重员工,给员工一种尊重,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我们公司是很包容出错的,因为管理层会集体帮你修正,还能让你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在人才非常“拥挤”的地方,可能更多的是相互的竞争、甚至践踏,你会觉得没有尊严。而在当下的汕头,你作为一个尖端的人才来到这里,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你的幸福感就提升了。我的研发团队有三个人是我从深圳挖回来的,在汕头幸福感很高。尊重员工并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才是专业人才看中的。

  我认为,要吸引“海归”回来,拿高薪“砸”人是不行的,因为,越是人才,他越不会为金钱所动。而创二代回归时,他们家境都不错,你要让他们既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挑战,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容错”的温暖。这种氛围“质”的提升是非常需要的。

  外地人一说到汕头的就业、创业环境,就会说到所谓的排外问题,尤其是外地的“海归”,不少人咨询我汕头的工作氛围时,也会谈到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这多少还是外地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印象”。当下,只要你有能力,没有一个老板会排斥你。我现在去深圳、去上海,面对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毕业生,我不会胆怯,这就是潮汕人训练了我:拿实力说话,没有人能轻视你。就算是在职场上,“海归”可能会遭遇同行、同事的“八卦”、嫉妒,但实力才是站稳脚跟的根本,而求同存异则能营造好的人事氛围。

  最后,还要说一点,我不支持留学生留在国外。为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责任,有尽孝的情怀,这是你人生必须要过的日子,那么,就请你早一点把这件事情扛起来。我是独生子女,现在,我把在湖北的父母接来汕头安家、养老了。我爸妈认为,这是我作为他们的女儿最成功的地方。

  其实,“海归”也好,外地人也好,要在就业、创业方面遂其心愿、获得所期,身段放低、不断学习,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思维正确了,很多事情就不是难题,就业、创业的路就会走得长远、走得顺畅。


作者:林琳 陈穗芳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