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 陈春松

2021-06-02 20:57:29 来源:汕头日报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 陈春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共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8篇有关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讲话文稿,专门形成一个专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特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市实体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市能否真正打造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城市发展新格局,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和对经济特区提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重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跳出汕头看汕头、跳出粤东看汕头,自觉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更有力的措施来谋划和推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眼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上聚焦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创新。要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创新这一要素,把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作为重点,瞄准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领域,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全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设立“汕头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汕头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坚持“质量并举”,结合创建“全国质量示范城市”,广泛开展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质量标杆和“汕头品牌”;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双创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建立引才聚才机制体制,积极培育“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环境”的人才沃土。

  着眼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空间问题,在推进园区提质增效上聚焦发力。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思想,加大园区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展载体空间,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要高标准编制实施工业园区专项规划,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多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特色园区,推进城市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要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产业、土地、金融的三资融合模式和“中海信”“天安数码”的发展模式,推广“以租代供”和工业地产,吸纳社会资本由投资主体进行统一规划、开发、配套、招商。要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加强资源整合,大力实施“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着力引进华为、上海电气、中海信等高端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一批产值超500亿元、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

  着眼解决实体经济发展动能问题,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上聚焦发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下,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正在提升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总体上,我市工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我市亟需借助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要顺应新生产力发展趋势,以创建广东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契机,以被省确立为第二批4K电视试点示范城市为推手,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体验,带动4K电视相关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加快与华为、腾讯以及各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基于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的“离岸数字经济特区”,打造国际数据中心和高端互联网产业的新技术、新业务使用和实验区域。

  着眼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规模问题,在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上聚焦发力。要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全面落实省“实体经济十条”和市“实施意见38条”,打好降低用地、用工、融资、社会保险、物流成本等“组合拳”,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问题。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支持我市重点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不断壮大经济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积极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快培育一批营收超100亿元、300亿元的龙头企业。同时,我市中小微企业面广量大,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30万户。要鼓励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形成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着眼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在推进服务质量提升上聚焦发力。近年来,汕头实施“创文强管”、“作风建设年”等行动,并创新性开展市领导调研企业活动,2017年共走访企业270家,收集企业诉求432个,办结率97.2%,企业满意率100%,有效改善企业营商环境。要以汕头被列入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为动力,用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进一步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市领导挂钩调研企业活动,倾听企业诉求,集中解决一批共性问题,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体制,打造精准服务企业的“汕头品牌”,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