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是潮汕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解放前夕更是国民党残敌逃遁的出海口之一。在我市党史研究专家秦梓高的家中,珍藏着一套老照片,照片记录的是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时的盛况。由于多种原因,这套相片至今仍未在公开场合向市民展示过。让我们透过29张相片去揭开一段红色的记忆。
翻着这些老照片,我们见证了汕头历史性的时刻,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两张老照片记录了汕头解放前夕的情况。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9日晚,国民党胡琏兵团占据了汕头电信局,拘禁30余名职工于楼下营业处,逼着他们指出谁是“共党分子”,这是劫后现场。
翻着这些老照片,我们见证了汕头历史性的时刻,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两张老照片记录了汕头解放前夕的情况。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9日晚,国民党胡琏兵团占据了汕头电信局,拘禁30余名职工于楼下营业处,逼着他们指出谁是“共党分子”,这是劫后现场。
1949年10月,胡琏残部在汕头加紧抢掠一番后,乘轮船和军舰由汕头港和潮阳海门逃往台湾、金门等地。21日,当“台湾新军”11师和14师最后一批人员将要撤离时,准备炸毁汕头飞机场、水电厂、电信局和烧毁荣耀桥等主要交通、电讯设施,早有防范的中共地下组织领导汕头人民进行英勇的护城斗争,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当时电信工人在电信局门口贴出迎接解放军的宣传画,“汕头电信职工会”的标语也贴出来了:“解放军的来到,就是广大劳苦群众的出头日!”“伟大的共产党,你是我们的救星!”。当中最为珍贵的就是这张汕头解放第一面红旗的照片。
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会长蔡希仁介绍说,陆山海得知10月24号汕头要迎接革命队伍进城,他用一个茶罐,在兴宁买了一个德国的镜头,用自己做成这个相机,装了一卷胶卷来记录汕头解放的过程,非常有意义,这也是汕头开埠文化重要的一件文物。
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会长蔡希仁介绍说,陆山海得知10月24号汕头要迎接革命队伍进城,他用一个茶罐,在兴宁买了一个德国的镜头,用自己做成这个相机,装了一卷胶卷来记录汕头解放的过程,非常有意义,这也是汕头开埠文化重要的一件文物。
1949年10月24日下午,成千上万的汕头人民走上街头,满怀激动地心情迎接解放军进城。
老党员陈仲豪说,汕头解放那一天是10月24日,那天早上听说大军要进城,他就藏在一个地方,不敢出门,他从台湾来,一开始不敢随便在街上走动,听说解放军要进城,市里没有国民党兵,他才大胆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来到外马路那座消防大楼的楼上,看到了五星红旗,他在台湾就老盼望有一天能看见五星红旗,内心那种激动的心情,用文字写不出,幸福得不得了。
在陆山海拍摄的这套照片中,除了1949年11月24日当天解放军进入汕头的实景外,还记录了10月25日汕头市举行的“庆祝汕头解放”大游行。当时,电信工人的彩车为大游行队伍开路,彩车上横幅标语写着:“解放到哪里,电报就通到哪里!”,大游行途经小公园、中山公园,人们纷纷在“在毛主席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标语牌下留影,游行队伍中还有民间的舞狮队。
受到当时摄影技术和摄影设备的限制,当年提前得知解放军进城消息的陆山海想方设法拍下了这组照片,也正因为有了这套照片,我们才能更真实地了解当年汕头解放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