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上午,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就《礐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征求各界意见。记者了解到,通过规划建设,礐石风景名胜区将力争打造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发挥城市生态环境调节作用,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根据规划,礐石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17.6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规划范围4.99平方公里。名胜区是以花岗岩丘陵地貌和亚热带植物类型为特点,以海、山、石、洞、水为景观特色的海滨海岛类省级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修编提出,礐石风景名胜区将力争打造成为生态环境维育良好、人文景观风貌独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优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城市休闲健身中央公园,潮汕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根据规划,礐石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17.6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规划范围4.99平方公里。名胜区是以花岗岩丘陵地貌和亚热带植物类型为特点,以海、山、石、洞、水为景观特色的海滨海岛类省级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修编提出,礐石风景名胜区将力争打造成为生态环境维育良好、人文景观风貌独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优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城市休闲健身中央公园,潮汕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礐石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七个景区
规划将礐石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七个景区:东西湖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水望底景区、苏埃湾景区。其中,东西湖、塔山、焰峰三个景区构成三角形的结构形态,是开发建设基本成熟的景区;香炉山、笔架山、水望底三个景区形成东西向的生态带状走廊;苏埃湾景区海域是内海湾旅游开发的重点。七大景区以南滨南路、南滨路、广汕路和景区道路为连接,保持密切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的发展。
各个景区具体拟定位为,
(一)东西湖景区:以“海滨城史”为主题,体现东西湖景区为整个风景区的门户和引领,以及展示汕头近代开埠历史的人文景观。
(二)塔山景区:以“奇石环洞”为主题,体现塔山景区岩石奇峭,洞府通幽的典型花岗岩地貌和亚热带植被的自然景观。
(三)焰峰景区:以“海天情谷”为主题,突出焰峰景区绮丽的梦之谷一带,引入爱情主题,安排相关活动,建成情人爱侣乐至的“梦之谷”。
(四)香炉山景区:以“香炉野况”为主题,提升香炉山景区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倡野外康体健乐的特色旅游。
(五)笔架山景区:以“笔架屏画”为主题,重彩描绘笔架山景区植物生态建设,按季相变化分区规划种植不同色彩的植物,使其成为汕头南岸的动态风光画。
(六)水望底景区:以“乡居潮韵”为主题,体现水望底景区作为潮汕田园风光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区的景观特点,开发潮汕民俗风情区,发展田园生态式度假养生旅游。
(七)苏埃湾景区:以“海上观光”为主题,打造海滨开放景观绿化广场和海角石林东侧的展望角海洋文化旅游点,并寻求与海军联合开发海洋军事观光游览,拓展海上游乐项目,展示海滨城市风景名胜区的独特城市人文景观。
四条特色游览线路和四条专题旅游线路
规划还提出了四条特色游览线路和四条专题旅游线路。
(一)特色游览线路
①步行审美欣赏游:东西湖主入口——海狗石、龙珠石——垂虹洞——飘然亭——桃花涧——梦之谷——九龙湖——驿站——海湾广场(焰峰入口);
②车行审美欣赏游:笔架山入口——青云漫道——桃园别所、桃花源境——荔枝湖——垂虹洞、又一村、飘然亭(索道、滑道)——迎春楼——杏洞——海狗石、龙珠石——东西湖主入口;
③海上游船观光游:海湾游船码头——展望角——南滨海洋公园——妈屿岛——东海岸新城——珠港新城——人民广场——牛田洋——三屿围;
④山地骑行运动游:尖石坑水库——西坑水库;桃园别所——青云漫道——巨峰禅寺。
(二)专题旅游线路
①礼佛参禅游:天坛花园——慈心善堂——宋大峰祖师——祖师念佛堂——巨峰禅寺;
②开埠寻迹游:英国领事署旧址(汕头开埠历史博物馆)——太古公司住宅楼旧址——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德国医生宿舍旧址——礐石基督教堂——美国浸信会会所旧址;
③野营探险游:笔架山入口——青云漫道——桃花源境——香炉晓烟、红旗水库——西坑水库——香炉山南入口;
④乡村休闲游:红旗村——尖石坑水库——水望底水库——田园花海——珠浦村。
规划共设七个景区出入口
规划采用旅游服务基地、游客中心、旅游服务点等三个层次布局旅游设施,其中,东湖旅游服务基地是区域游客的集散中心和接待中心,也是旅游经济的辐射中心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心,面积0.8 公顷。在焰峰入口、石球湖东侧、笔架山入口、香炉山南入口、水望底入口规划了5 个景区游客中心。
规划采用旅游服务基地、游客中心、旅游服务点等三个层次布局旅游设施,其中,东湖旅游服务基地是区域游客的集散中心和接待中心,也是旅游经济的辐射中心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心,面积0.8 公顷。在焰峰入口、石球湖东侧、笔架山入口、香炉山南入口、水望底入口规划了5 个景区游客中心。
规划共设七个景区出入口,拟保留原有东西湖景区、焰峰景区入口,增设香炉山景区北 、香炉山景区南、笔架山景区、水望底景区入口,并与巨峰寺风景区共建一个景区入口。北边将南滨南路下穿通过香炉山景区合并福田街接入南滨路。南边将安海路与珠浦路合并建设。风景区内部交通包括车行、骑行、步行三种方式。逐步严格限制进入风景名胜区机动车,加强区内公共交通,增设电瓶车游览线路和驿站,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近期保留目前塔山景区的登山索道和滑道,远期拟新增焰峰景区至香炉山景区索道。规划沿风景区外围入口设置六处社会综合停车场,用以满足车辆停靠、换乘内部交通的需要,在塔山、香炉山、笔架山景区内设置三处旅游大巴停车场,供旅游大巴停放,并在塔山和焰峰景区内设置一到两处临时服务性停车场,用以满足周边产权单位的停车需求,在景区内设置多处绿色环保型停车场,用以电瓶车和景区内新能源车辆的停靠安放。规划将沿景区主路设置多处公共游览车站。
到2020年以现有景区提质为主
规划提出,近期到2020年以现有景区提质为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观环境品质,增加风景区游赏内容,实现城市休闲健身中央公园的目标定位,保住省级风景名胜区地位。中期到2025年以景区扩围理违为主,实现景区全域土地定界确权,成为城市绿化景观核心、南岸生态屏障、都市居民消夏避暑休闲游憩基地,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融汇发展。远期到2035年以精神内涵提升为主,在城市生态名片的效应下提高区域影响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辐射粤东的山水人文旅游目的地、潮汕文化旅游体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