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新闻报道

汕头好媳妇:孝老敬亲, 凝聚真情暖人间

陈容芳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家婆无怨悔

2018-10-02 15:35:10 来源:汕头日报



近日,在由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文明办主办的汕头市“潮人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中,陈容芳一家当选 “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家风”家庭。在初秋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对陈容芳老人一家进行了采访。

踏入容芳老人家门,偌大的阳台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高低错落的绿植,在阳光的映射下焕发勃勃生机。82岁的陈容芳逆着光站在那里,身板虽瘦小却挺直,看起来精神很好,小儿子丁卫煮茶招待我们。陈家有一面挂满照片的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照片都是家人各个时期的合影,容芳老人一一为我们介绍家庭成员,当看到婆婆陈莲贞的照片,陈容芳的思绪被拉回到婆婆在世的日子……

32年如一日,独身照料婆婆无怨无悔

1982年,陈容芳的丈夫因一场意外过世,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陈容芳肩膀上,那一年,她46岁。从此,陈容芳与家婆陈莲贞和二子一女相伴,继续她的人生旅程。曾有人劝陈容芳重新找个伴,可她放不下婆婆。

陈容芳对婆婆的照料,比女儿更细心。自丈夫过世后,她便与婆婆睡在一起,婆婆半夜起床上厕所,她每次都跟着起床照看,不管天多冷,生怕婆婆摔倒或其他意外。2007年,陈莲贞老人106岁高龄时,因大腿骨折住院近两个月,陈容芳自始至终在床边端屎端尿,喂饭擦身,由于她的贴心照料,莲贞老人的病腿居然恢复得比另外一条腿还好,堪称奇迹。出院后老人无法小便不得不用尿管导尿,陈容芳先请来了护士导尿,后来为了能经常给婆婆换尿管保持卫生,已届71岁高龄的她努力学习导尿技术,亲手为婆婆处理。

2014年,陈容芳已经78岁高龄,有一次在服侍婆婆翻身的时候过于用力,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莲贞老人听说媳妇要住院一个多月,坚持让儿孙们把她送到医院去,她要和容芳在一起。113岁高龄的老人家,经过入院几番大检查,楼上楼下的折腾,原本患有肺气肿的莲贞老人没有挺过去,在入院后的第二天就过世了。在莲贞老人最后的时刻,媳妇陈容芳一直守在她的身边,陪伴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对记者谈及往事,陈容芳对婆婆的日常琐事仍然记得十分清楚——婆婆饭吃七分饱的养生之道,生前坚持每天下楼遛弯儿,每年都去寺庙为子孙求平安……老人家的回忆里,满怀着她对婆婆真切的情感与深深的思念。

持续18年,周日聚餐已成家庭传统

陈容芳对家婆的孝敬,她的子女和孙辈们都看在眼里,这种孝老爱亲的家风,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容芳老人的小儿子丁卫对记者说:“母亲对奶奶非常敬重,家里的大事小事,大到孩子读书,房子装修,小到家庭聚餐,接送家人,母亲从来没有擅自主张,都是请示奶奶意见后再做实施。奶奶有时候脾气不好,母亲都是让着她,从来没有回过嘴。”

丁卫介绍,他和哥哥姐姐们一直坚持每周日与母亲奶奶一起聚餐的传统。一大家子十二人,经常一起在家吃饭,如今已经成为陈家人的一种习惯。“周日家庭大聚餐不知不觉间成了家人的一种期盼,它让我们兄弟姐妹之间关系非常和谐,友爱互助,关心团结,大事小事大家商量,四家如一家。”丁卫说,这个周日聚餐的传统,他们已经持续了18年。

56期公益学坛,幸福读书会传播好家风

陈容芳退休前曾任汕头市妇联副主席, 2017年获得“汕头好人”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广东好人”称号。为了发挥“孝爱家风”的榜样力量,向社会传播家风家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容芳召集家人创办了“幸福读书会”,其中,小儿子丁卫和媳妇李洁芝出了不少力,提供场地,邀请专家开讲,这些努力都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把好的家风传播出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幸福读书会创办两年多来,持续举办了56期公益学坛,引领大家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容芳每一期都参加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在朗朗经典的诵读中,在真情流露的分享中,夫妻矛盾得到解决,恶劣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势如水火的婆媳关系得以和谐。除此之外,读书会还在丁卫夫妻的倡导下举行公益扶贫活动,曾于今年2月组织30多人自驾车载满捐赠物资向18个纯农贫困村进行了精准扶贫。

幸福在于爱的传递,幸福在于真的情谊!丁卫李洁芝夫妇把一个公益性质的家庭读书会办得有声有色,美满了多少家庭。这是对陈容芳“孝亲”家风最好的诠释和传承。

记者手记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向来是千古难题,陈容芳32年如一日对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份良善与孝心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好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陈容芳一家便是最好的例证,现如今,陈容芳的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在各行各业都颇有建树,孙辈们也读书勤恳,乐于助人。“孝老敬亲”的家风,是这个家无形的财富,是真正的“不动产”。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稷安。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愿陈容芳家庭这一股“孝老敬亲”的清流能够滋润更多人的心灵,给汕头创文带来榜样的力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