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9日)上午,总投资逾13亿元的汕头大围六个应急堤段达标加固工程在大学路四千亩围率先动工建设,省水利厅巡视员和市领导孙光辉、林依民等出席开工典礼,并共同推动开工吉祥杆。据悉,汕头大围通过BT模式进行融资,将按50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潮)标准进行达标加固,预计明年汛期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据了解,汕头大围地处中心城区北区,是捍卫汕头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中心的生命线,由下篷围、岐山围、中山公园、乌桥岛、四千亩围、浦围6个独立围组成,围内面积逾150平方公里,堤围总长度92.10公里,承担着防御洪水、台风暴潮及围内排涝三大任务。但目前的防洪(潮)的标准大多数只能达到10至20年一遇。为此,市委、市政府将汕头大围六个应急堤段达标加固工程列入为民办好事实事的十大民心工程之一,成为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列为全省水利工程BT模式建设试点项目之一,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3.04亿元。占我市列入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的4成多,该工程的设计等前期工作已报省批复,主要建设包括加高防洪(潮)堤堤身、新建或重建水闸和穿堤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