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貌美轮美奂,好戏连台的首届公共文化节如火如荼,刚刚揭幕重光的老妈宫戏台无疑是国庆长假最受欢迎的开埠文化旅游景点。从德国、澳洲、港澳地区返乡的华侨同胞来了,旅居外地多年的近百岁游子来了,扶老携幼、四代同堂的一家大小来了……连日来,一拨又一拨闻讯赶来争睹老妈宫戏台芳容的市民游客,让这个“高颜值”城市文化客厅人头攒动,热闹纷呈。
每天逾1500人次分批入场
2日下午2时多,记者来到位于升平路1号的老妈宫戏台看到,距离下午的文艺演出开始还有40多分钟,但是手持身份证等待取票入场的市民游客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龙。“我昨天来得晚错过了第一批,结果在门口等了差不多1个小时,站得腿都麻了”,家住东墩的市民李阿姨告诉记者,她特地早点过来,因为当天下午演的两出折子戏《梅亭雪》和《闹钗》都是她的心头好。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场内只有两百多个座位,来的市民游客又太多,他们只能采取分批入场的方式,视节目间歇时长每半小时至一小时替换一批观众,以便尽可能地接待更多市民游客。
“晚上这里更火爆”,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的存心义工陈叔告诉记者,晚上8时开始演出,有的市民6时多就来排队了。记者了解到,1日、2日,老妈宫戏台日接待入场游客均超过1500人次。为了应对如织的人流,有关单位在门口架设分流铁栏,开通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优先通道,并组织了每天三批次的志愿者到场协助,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海丝门户遗迹重焕新姿
老妈宫戏台史称“妈宫前”,曾是汕头埠最早的行街“闹市”和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承载了老一辈汕头人及海外华侨的集体记忆,是汕头作为海丝重要门户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据了解,汕头老妈宫是潮汕民众尊奉海上女神妈祖和忠勇仁义的关羽的庙宇,初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建成后,按照潮汕习俗,老妈宫对面空地有一戏台,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等重大民俗节庆时举行以纸影戏(木偶戏)为主的演出活动,平时则作为商贸集市所用。民国期间,汕头市国民政府将其建设为4层楼的市场,史称汕头第一市场。其时一、二楼作为农贸市场,三楼为升平戏院,四楼据说为餐厅和舞厅,抗日战争期间该建筑的三楼和四楼被日本飞机炸毁。后来经过修复,恢复了三楼的后半部分,新中国建立后被政府接管并先后作为商贸市场、小商品交易所和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的办公经营场所。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小公园片区的保育活化,老妈宫戏台也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今年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
记者了解到,由热心企业广东金东海集团捐资实施的老妈宫戏台修建项目自今年3月动工,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建设,期间还发现了一口古井,并及时落实保护措施。
施工方金东海集团装饰工程公司负责人郑宝臣介绍,老妈宫戏台修建工作的最难点在于如何修旧如旧,还原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古朴韵味。据悉,戏台绝大部分的建筑用料都是专门定制的,如大门前8根高8米、直径80公分的青石圆柱开采自福建;入门处2米多高、逾4吨重的妈祖像,是从四川采集汉白玉运至福建加工打造而成的;另外,为保留原有地砖样式,施工队还专门带着旧地砖到福建找厂商进行图案扫描及颜色配制,仿造出一模一样的复古地砖;而流光溢彩的复古玻璃则定制自沈阳工厂,为呈现出完美的配色效果,材料损耗率达1:1之高。
采访中,不少市民游客都对修葺一新、精雕细琢的老妈宫戏台赞不绝口。“过雅,过如!”81岁的市民刘姨表示,打小她就只知道有大观园戏院,却未听说过老妈宫戏台,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么宝贵的历史遗迹重见天日,心里着实高兴。“我要给市委、市政府点赞,又为我们办成了一件大好事。”刘姨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公益演出打造“高颜值”文化客厅
记者看到,这个按照“汕头埠”民俗文化展示馆定位打造的“高颜值”文化客厅,建筑外墙采用红色清水砖搭配彩色玻璃和大开口柚木门窗,同时融入了与开埠区建筑文化相契合的骑楼元素,而步入中庭,卯榫结构的红色屋顶和雕花门窗、复古地砖则带有传统的潮汕古建筑风格,充分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貌及韵味。其中,一楼靠西边面向老妈宫的正中设为戏台,南北两侧作为文化创意产品、潮汕工艺品、潮汕手信和潮汕美食的销售体验空间,二楼则作为非遗传承人、潮汕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室及潮汕传统工艺的展示区域向公众开放。
这个国庆,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作为汕头市首届公共文化节另外两个“重头戏”的城雕作品展示和传统工艺展示同样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妈妈,叔叔这是在做什么?”“爸爸你看,这座红头船雕塑好漂亮。”……在老妈宫戏台二楼古色古香的展示厢内,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的嵌瓷、木雕、剪纸等传统手工技艺让大人小孩叹为观止;而在回型走廊陈列展出的,由国内外著名雕塑家带来的数十件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雕塑作品,更是让市民游客争相举起相机、手机拍个不停。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继承、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下来老妈宫戏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向公众免费开放。目前,我市已成立老妈宫戏台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承担戏台的修复、管理、保护、利用和服务工作,努力把老妈宫戏台打造成为展示和传播潮汕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并计划逐步引进全国各地剧种和艺术团体前来演出,为市民呈上更为丰富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