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高效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公司进一步坚定了在汕头发展的信心!” 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邢龙桦见证了国税部门在一天之内为其快速办理了登记补录、实名认证、一般纳税人登记、发票领购等一系列涉税事项后由衷地说。这只是汕头市国税部门践行“马上就办,马上办好”的服务理念、全力支持“12·28”重点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期,万达广场、海湾隧道等重点项目陆续落地汕头,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汕头市国税局借助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责任清单”,全程跟踪问效,精准对接需求,落实“放管服”新举措,跑出服务发展“加速度”,不断优化公平、透明的营商办税环境。
办税“加速度”促项目落地
比亚迪濠江工业园作为汕头发展临港产业的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启动仅用了77天,从开工到产出第一榀梁仅用了7个月,对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办理的实名认证、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等8大类涉税事项,国税部门更是刷新了“汕头速度”,仅在6个小时内就为企业现场办结。比亚迪公司财务经理段海滨连连点赞:“我们走过那么多地方,‘汕头速度’让人称赞,税务部门高效便捷的服务,不仅帮我们企业节约了办税成本,还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更加坚定了在汕头兴业发展的信心。”早在项目落地初期,濠江国税主动联合地税部门组成国地税联合专项工作组,提早介入招引环节,针对项目筹备情况精准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一次性告知办税资料清单,点对点进行专业辅导,以高效快捷的办税效率助力比亚迪顺利落户投产。
在办税提速的同时,国税部门坚持服务“零距离”,为企业推出了涉税诉求快速响应、协调解决涉税争议等一系列个性化、专属定制服务,深受企业好评。近期,中以合作建设的国际民用航空培训项目在汕头落地。汕头技师学院作为中方合作主体,急需代缴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在中国境内产生的税费,相关涉税问题较为复杂。“以前我们从未接触过此类代缴代征业务,对中外合作涉及到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办理流程确实不了解。”学院筹建办的郑主任很是头疼。金平区国税局获悉后,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迅速组织业务骨干研读中以合作协议,聚焦项目涉外特点,紧扣国务院“1+4+6”减税新政和《中以国际税收协定》,合理界定项目纳税主体、应税项目和适用税收政策,及时为学校办理《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并辅导学校正确履行了税收扣缴义务,既维护了国家税收权益,又促进了航空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税收政策“红利”助企业转型升级
“国地税部门的税收志愿者针对我们在投资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梳理了政策指引和风险提醒手册,上门来给我们进行辅导讲解,帮助我们健全财务核算管理,防范税收风险,解决了‘燃眉之急’。”汕头国瑞医院负责人对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的“问需求、送税法、促发展”活动有感而发。
针对国家出台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税收优惠政策,市国税部门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和上门服务活动90多场次,帮助重点项目企业积极适应税制改革,更充分地享受“政策红利”。以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公司2017年新投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年产量预计1.4万吨,受益于营改增政策,新建厂房增加抵扣进项税额318万元,同时,按照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政策,企业购进的生产设备抵扣进项税额755万元,仅此两项就为企业减轻了1073万元的税收负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近期,汕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建成运营,在此过程中,保税区国税局及时辅导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预计可抵扣税额1000万元,节约的资金可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投入,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保税区发展注入了动力。
“互联网+税务”省时更省心
对重点项目企业落地汕头发展,国税部门不仅提供了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更是凭借大数据集成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给纳税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今,“互联网+税务”推动了办税效率的极大提速,各类涉税事项的办理已步入了“网上办”“自助办”“指尖办”的新时代。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大部分涉税业务均可在网上办理,自助办税终端办理的业务超过68.8万次。“领用发票就像在ATM机上取款一样简单便捷!”前来办税的市民小张说。在市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纳税人可通过国地税一体机、电子回单柜系统等设备自助办理纳税申报、发票业务、信用等级查询、回单自主取件等10多项业务。
目前,全市已有12.15万户纳税人享受着“电子税务局”带来的办税便利,纳税人只需通过CA证书或实名制认证登录后,就可以在电子税务局快速办理涉税申请、涉税查询等832项国税、地税业务。2018年1月起推行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键申报”新功能,集成了多个发票数据相关的系统,给纳税人带来了“指尖办税”新体验,纳税人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自动快捷完成增值税申报事宜,办税时间大大缩短至5分钟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