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素有“种田如绣花”的美誉,传统农业十分发达。近两年来,汕头市更是以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现代农业的新路子,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效益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201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7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97元,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3.9%和54.9%。颇具特色的现代效益农业正焕发出新的异彩,构成汕头现代化建设宏伟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市10个区级以上农业科研所、92个基层农机推广服务站以及企业自身投资建设的研发机构,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网络,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快速传递给农民,在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方面取得新的成效。2013年度,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9项,带动农民增收2.84亿元。农机化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0.87%,园艺作物设施化灌溉面积达5.17万亩以上;水产养殖机械得到普遍使用;自动化送料、饮水、环境控制和粪便清理等畜牧机械设备设施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稻谷烘干及加工、亚热带水果等果酒的酿制、潮汕地方特色凉果的加工包装、蔬菜保鲜加工包装、茶叶生产加工、水产品加工等各个生产领域。
打造农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业园区)+农户”为主要模式联结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加工和销售,有效地带动了传统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并走向市场,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按“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在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扶植品牌等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资扩产、技改创新、规范管理、做强做大。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主抓手。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发展农业种养、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农业产业和功能拓展,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规划建设了以汕头农业科学园为代表的农业科普园区、以汕头莲华花卉产业园为代表的花卉种植园区、以牛田洋生态示范园为代表的农业生态园区、以金寿茶叶产业园、丹樱生态园为代表的农业休闲园区、以及以东江生猪健康养殖园和集泰设施蔬菜产业园区为代表的种养类园区。截止目前,全市规划建设区(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4个,园区面积超过8万亩,资产总规模近10亿元,年创总产值近20亿元,涵盖了蔬菜、水果、禽畜、花卉、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其中,已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4个,面积达6万多亩,辐射带动20万户农民发展高效、高值种养业,园区内农民年人平纯收入达到1.8万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1倍。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与此同时,全市农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益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截止2013年底,累计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54项(其中省级标准20项),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4个,省级38个,市级36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超过9万亩,使我市农产品生产质量有了较大的安全保障,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市农检中心、市动防所为龙头,各区县农产品检测站为骨干,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