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沧桑巨变,汕头农业从一穷二白、“一把锄头打天下”迈向现代效益农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95亿元,比1949年增长7.8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中“以粮为纲”结构单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种粮“搞饭吃”,却温饱不保,过着穷日子。改革开放后,我市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49年的87.78%下降为2008年的60.79%。随着农业科技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粮食亩产提高,粮食总产量增长。从1991年起,实现“吨谷市”十连冠,2008年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64%。我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建设“菜篮子”基地,发展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蔬菜、水果、禽畜生产,优质高产的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教育、科技基地不断扩大,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农业技术装备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近年来国家实行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励农民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00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34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2.42倍。全市农村用电量20.96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39.5倍。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农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作为全市四大产业定位之一,全市五大优势农业区和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特色农业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农村经济欣欣向荣,农业生产生机勃勃,经济总量不断上新台阶。198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1997年,突破70亿元;2008年将近100亿元大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乡镇企业数达到1.6万家,乡镇企业总产值1339亿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广大农村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卫生等各项事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85元,比1981年增长15.6倍。2005年起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农民实现了农业税赋零负担。通过逐步解决农村 “一保五难”问题,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