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汕头的海洋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长足进展,这巨大的跨越映衬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当前,汕头正致力打造“蓝色聚宝盆”,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无限。
海洋捕捞业是汕头的传统产业。1949年,汕头、潮州、揭阳共有木帆渔船4344艘、2.596万吨位,并直到1957年才有了4艘机动渔船。2008年,往昔的木帆渔船只能在电视画面或图片上才能找寻到其踪影,仅我市便有机动渔船3755艘、7.9万吨位、19万千瓦,渔业安全通信救助网络也得到了全面建设。全市目前共有海门中心渔港、达濠一级渔港和云澳中心渔港3个渔港列入中央和省投资建设计划。新中国成立初期,汕头、潮州、揭阳三地海、淡水养殖面积共10.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3.73万吨。2008年,仅我市的水产品总产量便有37.7万吨,总产值28.6亿元,人均水产品占存量72.5公斤,渔民人均年纯收入4973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汕地区的水产品加工仍然沿袭传统方法,以盐腌制为主,即所谓的“一把刀,一把盐”。1949年汕头、潮州、揭阳三地水产品出口仅5吨,出口额6100美元,且仅有干咸鱼、鲜蚶等简单品种。1974年汕头首建冷冻厂,至1981年6月建成试产。如今,水产品加工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发展出现代化急冻、烤制、罐头、小包装即食等多种不同形式,有对虾、烤鳗、冻鱿鱼、蟹肉罐头等30多个品种。2008年全市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2个,年加工能力20万吨,77座冷库日冻结能力1600吨,次冷藏4.3万吨,日制冰能力3600吨。水产品出口5.4万吨,出口额3.09亿美元,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汕头制造”的水产品。
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人们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意识深入人心的程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潮汕地区普遍采用敲舟古的作业方式,利用响声使鱼类失去平衡,大小均被捕捞。这种“一网打尽”的作业方式对鱼类资源破坏严重,直到1964年才得以全面禁止。如今,我市每年均组织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开展至今已超过10年,并加快建设人工鱼礁,为鱼类修建“安乐窝”。另外,汕头还对重点海域、养殖海区进行常规监测,发布年度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加强对全市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水质监测。中华白海豚、海龟等保护动物近年来频频“造访”汕头海湾,反映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近年来,汕头无论是传统的海洋产业,还是新兴的海洋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发展,海洋渔业、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海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市委、市政府还依托海洋,以大气魄、大手笔推进“三大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将为汕头城市发展和临海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战略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