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中青年科技人才向基层一线和欠发达地区集聚,今年4月份,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选派了首批65名科技专家组成服务团到各有关地市挂职。其中,简耀波、陈昕、王海艳、龙朝晖等4位专家被分别选派到我市商务局、科技局、高新区和金平区挂职。如今,距离4位专家到上述单位报到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专家们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解答。
市商务局副局长简耀波:
补齐短板增添口岸发展活力
从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设备运行监控中心技术业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到挂任汕头市商务局副局长,对于简耀波来说,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次跨专业领域的锤锻。“有压力,也有动力,”简耀波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始终认为挂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
简耀波告诉记者,初到商务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业务内容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为了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融入集体,他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尽快了解、熟悉商务(口岸)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等。除了协助开展招商引资、与民航部门协调等相关工作,6月份以来,简耀波还挑起重担,分管我市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扩大试点推广应用和汕头港“广澳一站式”联检服务大厅信息化建设工作。
“当你真正下沉到基层,你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用马不停蹄来形容简耀波这几个月来的工作状态一点也不为过。今年7月27日我市作为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批扩大试点城市正式启动试点推广工作以来,简耀波作为牵头单位的分管领导,坚持深入海关、检验检疫局、边检和海事局等查验单位,以及港务集团、报关报检行、自主报关报检企业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考察调研,做好组织、动员和协调等工作;同时协同省口岸办、省电子口岸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推进“单一窗口”试点推广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口岸全覆盖、业务量覆盖率100%、企业普及率100%,得到了市领导、广东省口岸办、国家口岸办等领导的肯定和表彰。
在这期间,简耀波还多次到外地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前往杭州、南京、昆山和上海开展上门招商活动;组织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研讨会,专题研讨精准招商体系建设。作为中南空管局挂职干部,简耀波还主动对接中南局,积极推动海南航空公司申请开通潮汕—广州——特拉维夫航线。目前该事项正在积极跟进中。
“全面建设和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是国务院、广东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和督办的一项重要任务。”提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简耀波表示,将继续不遗余力推进“单一窗口”试点工作和汕头港广澳港区“一站式”信息化建设,因为只有补齐功能短板,才能让口岸“旺”起来,为汕头贸易经济增添活力。
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昕:
从0到1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未来五年将是汕头腾飞的关键期,现在到汕头来,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提起到市科技局挂职半年多来的感受,陈昕的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干劲。
工科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企业管理博士,从世界500强企业到风险投资集团、再到高校……从这份简历不难看出,陈昕是一位理论兼实践型人才。到汕头挂职之前他的身份是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副教授,刚到市科技局报到,陈昕即被局领导委以重任——分管科技金融业务。“这可是我的老本行!”陈昕二话不说迅速转换身份投入工作,边开展工作边调研边适应边融入。
经过调研,陈昕发现,汕头的企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都是粤东西北龙头,但开放型经济体制仍不到位,特别是在科技金融体系方面,还处于“从0到1”的构建阶段。在市委、市政府和科技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陈昕上任不久就参与制定了《汕头科技局2017下半年科技金融工作计划纲要》。短短半年时间,他还多方奔走,协调推进《汕头市小微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争取科技厅首期拨款500万,撬动银行每年1亿元贷款支持汕头科技企业,成为汕头科技部门首笔科技风险准备金;推进成立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汕头科技局分中心;推进粤科股权投资基金与汕头合作;主动联系与走访汕头各主要金融机构,与他们建立工作联系与协调机制;并与广东金融学院合作,计划引进2017第三届中国科技金融高峰论坛在汕头举办……
“科技金融的本质是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利用多种形式金融工具发挥杠杆作用,切实缓解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问题。”陈昕告诉记者,科技金融的几乎每项举措都涉及资金问题。在目前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近日陈昕还将自己的思考上升为理论,撰写了一份关于我市大力开展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发展的意见稿,提出要设立市级母基金、构建开放型创新创业体系、拓展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加大普惠科技金融企业库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科技信贷、加快发展科技融资担保服务、促进发展科技保险等,打造“科技金融全链条全要素创新驱动生态系统”。
陈昕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实新发展理念,就必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大力开展科技金融,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发展。陈昕很有信心,在他挂职的两年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协助局领导把这个“1”建立起来,形成符合科技创新创业和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科技投融资合作体系,为增强我市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汕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艳:
搭建人才、科技精准对接平台
在到汕头高新区管委会挂任副主任之前,王海艳是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的教授级高工。作为汕头团的唯一一位女专家,挂职半年多来,王海艳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资源,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视角协管经济、科技、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以及推进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的相关工作,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肯定。
王海艳告诉记者,挂职汕头以来的最大体会是“温暖”。汕头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科技服务团成员的工作、生活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她分工合作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非常熟悉汕头的产业特点和企业分布,在工作上经常给予指导。
“我们汕头的科技服务团经常碰头开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群策群力为汕头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服务。”在王海艳看来,科技专家服务团到汕头来,不仅仅应该带来自身的智慧,更应该带来好的政策和资源,弥补基层专业型科技人才缺失的短板,为汕头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半年多来,王海艳频频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汕头的产业特点,再精准地把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专家带到汕头,为汕头社会经济发展服务。9月上旬,王海艳邀请汕头大学工学院教授和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到自己的“娘家”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和省新材料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访问,并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包括推动汕头大学与广东省科学院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在瑞祥公司建设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及在金属增材制造研究方向,联合汕头市内其他相关企业和国内相关知名大学合作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等。与此同时,王海艳还协助省科学院对外合作部、市场拓展部和市科技局,成功组织了“广东省科学院科技服务地方行(汕头站)活动”;积极协调推动省新材料研究所的“热喷涂技术”落地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并为华兴冶金引荐了国内铜合金方面的知名专家——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宋克兴教授,目前双方已开展了联合申报汕头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项合作;推动省科学院下属的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在汕头高新区内注册独立法人公司“汕头市中广测分析中心有限公司”……
王海艳表示,下来她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汕头高新区和金平区内企业与省科学院及省内主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技对接合作,特别是推动省科学院下属的22个主要科研机构与汕头各相关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促成合作申报广东省科技厅和汕头市科技局的科技项目,尽量推动省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在汕头市内企业进行转化,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金平区副区长龙朝晖:
全力当好企业“吉祥三保”
有着经济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的专业背景,龙朝晖也是一个从基层企业一路成长起来的理论兼实践型人才。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财税系的副教授,龙朝晖作为省首批科技专家服务团中山大学团团长、汕头团团长来到我市,挂任金平区副区长。一到任,龙朝晖便迅速实现了身份转换,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和金平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科技参谋、桥梁纽带、专业服务和引才育才作用。
“汕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与金平区政区合一,这对金平乃至汕头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龙朝晖告诉记者,阶段来,他除了出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在经济管理、社会建设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外,还积极参与区“暖企”行动,先后赴多家上市公司、国企和外企调研,了解企业科技和管理需求。利用每周回校机会,龙朝晖向中山大学校领导、科研院汇报沟通,策划将中山大学300项最新科研成果和2000项专利汇编成册、制作电子版和APP向企业推送,并安排中山大学的老师、校友与企业对接,积极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与此同时,龙朝晖还积极利用专业优势担当发展“智囊”。他牵头区有关部门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志愿服务周”、“企业走进汕大”产学研对接活动、企业优惠政策宣讲会暨国际市场营销讲座等,联合国地税等部门送政策到企业,为企业进行专业讲座,回答企业提出的问题;与知行资本、方腾科技、华兴银行等金融机构探讨合作,为高新科技企业融资探索金融业务创新;还担任金平区对标厦门思明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联系前往厦门思明区、厦门大学对标学习。
“当前汕头振兴发展的起势已经形成”,对于如何对标追赶先进城市,龙朝晖也作了深刻的思考。他告诉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结合金平区实际,龙朝晖表示,可以利用大健康、印刷包装、轻工装备三大优势产业基础,借鉴思明区的先进经验,着力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领域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要注重政策供给,加快推进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等重要战略平台的规划建设,吸引国际尖端人才到汕头投资创业、就业工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作为金平区的“暖企”工作小组组长,龙朝晖目前正在制定“暖企”计划,上门服务企业,全力当好企业的“吉祥三保”。他的下一步工作计划,还包括筹建中山大学汕头研究院以及将自己近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实际……“到基层挂职锻炼是一次人生转型,更是一个将理论付诸实践、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龙朝晖表示,为了圆满完成挂职任务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