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新闻报道

农村科普让农民鼓了钱袋富了脑袋 汕头3万多农民喜捧绿色证书

2021-06-30 15:17:17 来源:汕头日报

我市各级科协组织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拓宽思路,扎实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农民得到了实惠,既鼓了钱袋也富了脑袋。我市先后有41个镇(街道)建立科协组织,镇村科普协会、科普活动室80个,创建国家、省、市级、区科普示范教育培训基地74个,每年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教活动600多场,接受科普教育人数达15万人次。全市通过培训获得各类技术职称、绿色证书31824人。

为壮大农村科普力量,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市科协组建了科普志愿者总团1个,分团3个和15个服务站,组织发展科普志愿者1600人。各级科协积极推进“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每年动员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积极参加“科普日、科技周、科技月”活动,深入到乡村,针对农村各类人群的特点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和科教活动。科普志愿者、科普阵地在农村科普工作中,已日益发挥出良好作用。

澄海区科协还建立了一批省、市、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潮阳区关埠绿生园、潮南区雷岭镇荔枝基地,在培训工作方面较好地发挥科技培训主阵地作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同时,各区科协还注重面上的普及和提高,除订购《广东农村实用技术》刊物、自编《农村科普信息》资料分发到各镇村(居)外,还针对各村的实际,自编了蔬菜种植、畜牧饲养、水产品养殖等七种培训教材印发到各种植、养殖户。聘请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市兽医防疫检疫站、市水产养殖研究所等专家开办各种类型培训班,为农民、渔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帮助指导生产,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普示范基地,把“三农”工作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普及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科普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我市逐步形成水产、水果、禽畜、蔬菜“四大生产基地”,创建了1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涌现出樟林林檎、莱芜紫菜、白沙狮头鹅、智业生猪、鹏华水产等驰名海内外农业知名品牌产品,促进了农业从传统经济型向商品化、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