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红色交通线》(2):山高水长

2021-06-02 10:08:12 来源:本网

【串词】陈勇: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之路,创建了人民军队。此后数年间,由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两支队伍在井冈山,并在赣南、闽西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冲破敌人封锁,让苏区与隐蔽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保持联络,一条长达两三千公里的秘密交通线很快搭建起来。关于这条交通线的历史档案稀少,我们摄制组这次就结合仅有史料,跨越闽粤两省,一站站地追寻历史印迹,通过采访党史研究专家、革命烈士后人,详细了解到当年红色交通线开辟和运作的艰苦斗争历程。
【字幕】2019年清明前夕 广州海珠区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李老师在吗?
红军烈士后人 李魁庆:嗯。
陈勇:您好李老师,我们是汕头台的。
李魁庆:哦,汕头来的……
【配音】汕头电视台、汕头橄榄台发起了寻找红军烈士李春霖亲属的公益活动。很快,我们在广州找到了烈士的堂侄女李魁庆。从汕头大学退休的李魁庆教授,出身革命干部家庭。早在20多年前,她就努力搜集着堂叔父李春霖和家族其他叔伯的革命历史资料。她的父辈堂兄弟10人,涌现出5位革命志士。其伯父李春涛在上世纪20年代曾任金中代理校长,并以国民党左派身份热情投身大革命,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受李春涛烈士影响,柯柏年(原名李春蕃)、李春鍏、李春霖、李伍等堂兄弟四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仍坚定革命信念,参与了中共领导的地下斗争。
【同期声】烈士后人 李魁庆:1927年我的大伯父春涛被害。那他们几兄弟呢,就陆续地转移到了上海,因为老家待不住。他们到上海以后呢,我的(堂)伯父柯柏年,他是受陈云的领导,是特科的成员。他们几兄弟虽然表面上都有自己不同的职业,比如说写文章卖钱,或者是搞电影做宣传,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为共产党传递情报做工作。
【配音】在那个时代,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在全国制造白色恐怖。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斗争,把中共中央秘密设立在上海。中央的地下交通工作,由担负着政治保卫任务的中央特科负责,主要任务包括传递情报、输送物资和人员等。周恩来、陈云等先后担任特科的总负责人。李魁庆从父亲李春鍏和其他几位叔伯晚年的零星回忆中,就了解到早期中共地下交通线运作的一些线索,也侧面印证了史料。
【同期声】烈士后人 李魁庆:我爸爸的第二个夫人,她的两个哥哥就是国民党警备司令部里头缉私队的,那么我父亲因为有这样一层关系,所以(妻舅)这个家族他可以进进出出,我父亲负责把缉私队的动向搞清楚,如果搜集到情报就传给李伍,李伍就再传给李春霖。春霖就负责把情报往外送,就是各管一段。我爸爸就跟我说过,红色交通线的一次运输如果能成功的话,它是需要很多情报做支撑的。
【配音】事实上,早在1927年8月中共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就决定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便于中共中央与地方情报、人员的往来。随着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形成星星之火,1930年7月,中共又成立了中央军委交通总站,11月改为直属中央政治局的交通局。那个阶段,中共中央从各地抽调精干力量,集中三个月就打通了从上海通往各苏区的北方线、长江线、南方线三大交通干线。其中南方线通往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中央苏区,被后人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沙盘。实际上从上海的秘密党中央,到赣南、闽西中央苏区的直线距离大约是七八百公里。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想直接从陆路进入,难于登天。为此中共中央凭借革命智慧,选择海路坐船前往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再经香港绕回粤东,溯韩江而上进入苏区的方法。虽然路途长达两三千公里,却避开了许多危险。
【配音】为打通中央交通线,中共中央很早就决定在香港设立一个华南交通总站,为此,专门调来了时任中共南方局秘书长的饶卫华,专职领导这项工作。
【同期声】中共汕头市委党史办原副研究员 秦梓高:饶卫华领这个任务来了后呢,就在香港设立一个电台。这个电台设在哪里好呢?当时就设在何香凝、廖仲恺先烈这个很有名的国民党左派的家里。
主持人 陈勇:想都不敢想的一个地方是嘛?
秦梓高:所以这个地方是很安全的。当时廖仲恺的儿子廖成志,廖成志的姐姐廖梦醒,他的姐夫李少石都是共产党员。李少石为电台台长,廖梦醒为电译员,廖承志是交通员。饶卫华还在铜锣湾成立一个招待所,来接待过往的一般干部;又在法理宾馆,招待比较高级的干部。一般是中央委员一级的,就住在宾馆。以后才分期分批地送来汕头,进入中央苏区。
【配音】在汕头小公园街区靠近街心地带,有一条看似不起眼的镇邦街。历经百载沧桑之后,这一带的老宅大多人去楼空。而根据史料记载,上世纪30年代初,镇邦街曾经是西药行和洋货铺较为集中的繁华街市。业余从事红色交通线历史研究的中学教师刘瑞瑾,带领摄制组来到这条街巷里探访,并登上民居楼顶辨认,找到了党史记载的秘密交通站的遗址。原来,早在1930年底,中共中央就秘密派员在这里开设了一家中法药房,秘密设立直属中央交通局的汕头交通中站。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刘老师,当年在汕头秘密设立交通站,为什么要用药房来做掩护?
金砂中学教师  纪实小说《红色交通站》作者 刘瑞瑾:根据当时中共中央秘书长黄玠然同志的回忆录介绍,就是当时为了便于向苏区筹措药品。还有一个便利呢就是,黄玠然同志他的一个亲戚,当时是上海中法药房的经理。
陈勇:那是不是应该是比较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了?
刘瑞瑾:是是是,然后是由当时中央交通局的副局长陈刚同志负责建站。他化名为刘作抚,来汕头建这一个中法药房汕头分号。中法药房呢在当时汕头还是有比较大的名声,规模也挺大的,能够向苏区筹集大量的药品。
【配音】可惜的是,作为红色交通站的中法药房,留下来的史料并不多,而更为后人熟悉的交通站,是海平路上这座如今已修复并开辟为纪念馆的华富电料行旧址。党史记载,在中法药房创建不久,1931年2月,中共中央又派出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来到汕头,以开办华富电料行为掩护,秘密设立了第二个红色交通站。
【同期声】陈勇:刘老师,为什么在汕头已经有一个交通站了,还要再设立另外一个?
刘瑞瑾:应该是为了以防万一,就是做一个备份。当时这两个交通站呢,这个工作人员是互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这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安排的。那么后来也证实,周恩来这个安排确实是非常高明。因为1931年4月份,中央特科一个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了。他知道汕头中法药房这个点。所以当时中法药房才开设几个月就停止使用。那么海平路这个华富电料行就启动了,保证了交通线的安全畅通。
【配音】事实上,在两三千公里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分别设立了大站、中站、小站等不同级别的秘密交通站点。除了汕头交通中站之外,在水路占大头的大埔境内,也秘密设立了一个大埔中站,并在韩江到汀江水路沿线,安插了多个接应的交通小站。
【同期声】梅州市大埔县党史办主任 甘海洋:我们大埔在中央交通线形成之前。其实也是有县内交通,和通往福建的一些交通。在我们交通站要建立的时候,就利用我们大埔原有的党组织和交通资源进行了整合。水上交通到达大埔茶阳——老县城,那里有我们的联络点。从潮州上来,可以在茶阳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进入青溪,在一些比较靠山的房子,我们又开辟了物资中转站。青溪就是水路和陆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节点就是经过一段崎岖山路,有二三十公里,可以到达(福建)永定。
【配音】福建永定,在1929年到三十年代初,是闽西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反复争夺的地带,也是进入中央苏区的前哨站。早在1929年底,随着赣南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的蓬勃开展,为沟通红色区域间的联系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闽西特委就在龙岩设立了工农武装交通站。中央红色交通线开辟之时,就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闽西交通大站。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我从地图上看了,到咱们永定之后,怎么设了密密麻麻的中站和小站呢,这是什么用意呢?
龙岩市永定区党史方志研究室干部 江燕源:主要是为了我们这交通线上的绝对安全。国民党那边是严密封锁,地痞流氓当时也是非常地多,所以呢我们在不断地变换它的路线,但是大的方向它是不变的。
【配音】由于敌我双方拉锯式争夺,苏区范围时常变动,闽西交通大站先后从龙岩县城迁址到永定虎岗、上杭高寨坑、永定县城,最终定址在永定金砂乡古木督,也就是现今上金村境内。上金村是闽西较早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在这座小山坳里有一座方型土楼叫做“永昌楼”,据记载是当年开明绅士所建。在闽西大站迁址到此之后,屋主主动腾出房屋来供秘密交通站使用。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闽西交通站迁址很多次,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这个永昌楼?
龙岩市永定区党史方志研究室原主任 赖立钦:一个就是地理位置非常好,你看后面都是大山,万一有什么危急的情况便于走。
陈勇:迅速地撤退?//赖立钦:转移到大山里面去,比较安全。第二个原因呢,就是这边的群众基础比较好。金砂乡上金村,很早在1928年的时候就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叫做溪南区苏维埃政府,那个时候田已经分给各家各户了,只要共产党提出什么号召什么主张,革命群众热情非常高。
陈勇:非常地拥护。
赖立钦:所以这个交通大站建立以后呢,运行也非常好,一直到红军长征之后,都安全运行。

【配音】就在中央红色交通线建设过程中,1930年底就已经有一批从上海转移出来的中共中央领导干部,经这条交通线安全抵达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那么,长达两三千公里的交通线,为何能长期保持安全运作而不受破坏呢?请继续收看第三集《斗智斗勇》。


作者:汕头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