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红色交通线》(5):多辟蹊径

2021-06-02 13:00:37 来源:本网

【串词】陈勇:中共中央当时秘密开辟红色交通线,目的是为了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和封锁。因此,反侦探反破坏也是交通线上生死攸关的课题。我翻阅了多位交通员的回忆录发现,中共地下党为预防万一和应对特殊情况,实际上还开辟了另外几条通往中央苏区的交通副线。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汕头老市区的盐埕街。这个地方老汕头人也俗称为“轻便车头”。因为在民国早期的时候,这个地方到澄海曾铺设了一条轻便车铁路,始发站就设在这个地方。我手里拿着的就是轻便车的老照片。它是一种靠人力在轨道上推动的交通工具。按照党史记载,当年叶剑英在交通员的秘密护送下,就是从这里乘坐轻便车前往澄海,选择了另外一条秘密交通线辗转去往中央苏区。
【配音】叶剑英早在1927年就参与了中共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随后又受中共委派在广州指挥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悬赏10万元到处通缉叶剑英。当年,他被中共中央派往苏联学习,直到1930年秋才回到上海。不久,叶剑英被中共中央选为苏区军委委员,于次年1月被中央派往江西苏区工作。根据党史记载,叶剑英同样是从上海秘密出发,乘轮船经香港短期停留之后,再按计划前往汕头。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此次为了确保将叶剑英同志安全护送到苏区,闽西特委专门派出资深交通员卢伟良前往香港。很快,卢伟良辗转来到香港跑马厅的聂(名字系统无法显示,到时手写)家中,见到了在这里隐蔽的叶剑英同志。几天后,他们在办理离境手续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卢伟良在回忆录里这样写:“这时传来了中共广东省委军事部秘书长叶剑英被捕的消息。随即谣言四起,说什么‘叶剑英被捕了!’叶剑英同志听了这谣言,置之一笑。我们知道,敌人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必须提高警惕,早日离开香港。”
【配音】负责护送叶剑英的卢伟良,后来被任命为大埔交通中站站长。他的回忆录中,关于护送叶剑英的那段经历,特别是他们所走的另一条鲜为人知的路线,成为后人研究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史料。
【同期声】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研究员 秦梓高:
叶剑英1927年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而且是主要领导人之一,认识他人很多,加上他是梅县本地人,所以走梅县大埔这条线,怕人家认出来。所以当时香港交通站的饶卫华(站长),就特别交待不走这条路。
陈勇:那后来又按照什么样的线路走过来的呢?
秦梓高:叶剑英从香港来汕头,汕头坐了开往澄海的轻便车,所以到澄海以后,就转黄冈了,由黄冈再步行过饶平到大埔。
【配音】根据卢伟良的回忆,他护送叶剑英从澄海步行抵达饶平黄冈圩过夜之后,又日夜兼程,沿着山间小路,经饶平北部赶往大埔的埔东游击区。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虽然长途跋涉十分艰辛,但卢伟良在多年后,仍对那时大家一路说说笑笑的赶路情形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里写到:“为了减少赶路的疲劳,叶剑英同志一路上给我们讲解《红楼梦》里的人物。一些有趣的故事引起大家哈哈大笑,顿时忘记了长途跋涉的辛劳。当时,我只想叶剑英同志讲《红楼梦》是随便说说,过后才领悟到,他原来是在赞扬贾宝玉的造反精神,批判王熙凤的两面派行径。”
【配音】不久之后,叶剑英等人进入大埔的埔东游击区,终于安全到达了当时的中共饶和埔县委所在地——和村。自1927年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之后,播撒了革命火种,饶平、大埔、平和等地相继爆发工农武装暴动,并在各地建立了党支部。就在叶剑英到达之前不久,在中共闽西特委领导下,中共饶平县委、平和县委、大埔县委、闽粤边工委整合成饶和埔县委,统一领导三县的革命工作。而县委机关初期就设在邻近广东、福建交界的和村。根据卢伟良的回忆,叶剑英在此地短暂休息了三天,还应邀为当地的党员干部讲解了国内外的革命斗争形势。
【同期声】陈勇:当年叶剑英住过哪个地方?
和村村民 邓元生:那就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干部就住在这里。我是听我父亲说的。因为这里有地下室,人可以下去,后面可以逃走。
陈勇:为什么要搞一个地下室?

邓元生:本来就有地下室的。以前我们就是用来关牛关猪的。
进入地下室]陈勇:哦,从这里下去?
和村村民 邓福生:家家都是一样,这里也一样,有什么情况放一个梯子,上面的人就可以下来。
陈勇:背后就是高山,从山上转移出去。顺着山道是不是就可以走了?
和村村民 邓福生:是啊,要去福建,去哪里都可以。
【配音】此后,饶和埔县委派出一个班的红军队伍,安全护送叶剑英等人到达永定。接着又沿着其它高级干部所走的交通线,前往红色首都——江西瑞金。而实际上,为了确保地下交通的安全,当年中共地下党不仅开辟了多条通往中央苏区的交通线,而且在护送干部时也采用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灵活方法,留下一段段佳话。
【同期声】主持人 陈勇:照片上这位就是当年闽西交通大站站长、籍贯饶平的李沛群同志。而这位则是曾任香港交通大站站长、籍贯大埔的饶卫华同志。两位分别都在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就参加了共产党,而且多年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回忆录中,也谈到很多关于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往事。根据他们的描述我们得知,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线路其实并不仅仅一两条。
【配音】根据李沛群回忆,在早期,香港的党员干部要到苏区工作,可以由香港经广州转南雄进入江西。但这条线在1930年一度被敌人破坏。另一条交通线,就是叶剑英所走的,由香港经汕头转饶平黄冈,再转饶和埔苏区而到闽西。还有一条是由汕头、潮安到松口、梅县、蕉岭、平远入江西苏区。不过这两条线路曾遭敌人破坏,后来也中断了。而根据饶卫华回忆,从香港出发到苏区的交通线起码有四条。除李沛群所提及的之外,可以由香港至越南海防,至广西十万大山转江西;也可以由香港至越南河内,经广西镇南关入广西至江西,而且他还提到,邓小平、张云逸都走过后一条线。至于这两条线是否经常使用,回忆录中再无提及。但李沛群和饶卫华都肯定,唯有汕头到潮安、大埔、永定这条线始终保持通畅。
【同期声】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研究员 秦梓高:他是有选择的,什么人走什么路线比较安全。但大部分是走这条水陆兼用的、汕头到永定的这条交通线。所以有人评价,这条红色地下交通线,是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航线。为什么叫做摧不垮打不烂呢?当时不单是国民党要围堵,还有地方的民团,还有一些土匪,他们都是要干扰这条线的。但是我们(这条交通线)都没有发生大的问题。
【配音】而即便是经香港到汕头、潮安、大埔、永定这条最安全的交通线,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变通。据李沛群的回忆,一般在中央有重要文件须紧急下达时,或者有比较重要的领导干部往来时,为缩短时间,他们会避开香港,直接从上海坐船到汕头。而交通线在进入苏区之后,由于战争的原因,局部线路也时常进行调整。在1931年之前,位于赣南的中央苏区,与福建的闽西苏区之间,一直被国民党反动派分割封锁。1931年9月间,朱毛红军向东打下福建汀州,使赣南和闽西都纳入中央苏区范围,苏区内的交通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同期声】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党史方志研究室干部 江燕源:永定是属于赤白交界之处。最先呢因为我们永定跟上杭(到汀州)它还没有连成片,所以交通员应该也还是不够的,不可能说来一个就走一个,所以必须要等到来一大批的人的时候,统一护送。进入上杭,就相当于是进入了苏区的中心了,是比较安全的地带。到了后面我们(赣南、闽西苏区)已经连成片的时候,那就可以随到随走。
【配音】在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的众多展品中,有一只民国时期的女式手表,是由党史研究专家秦梓高老先生捐赠的。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亲戚留下的遗物,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的款式。当年中共高级干部通过地下交通线时,交通站的人员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化装。手表有时也是化装的需要。
【同期声】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研究员 秦梓高:例如邓颖超从上海化装成阔气的太太,来到汕头,住在金陵旅馆。来到旅馆以后要改装,而且(交通站)给她买了一些一般平民的妇女的服装,还要她头发打个髻,化妆成中年妇女,要到山区去找爱人。李沛群呢,化装成他的表弟。例如还有个老先生——徐特立,要进入苏区,结合他的身份,交通站给他化妆成一个教师,穿上长袍,专门买了书本,放在行李箱里面,准备给人搜查。
【配音】由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护送的最为特别的革命同志。由于李德是洋人面孔,中共地下党先安排他从上海登上英国客轮。抵达汕头后,李德与精通英语的中共地下党员董健吾接上了头,入住由英国人开办的旅馆——适宜楼。第二天,李德以考古学家的身份,被董健吾护送到潮州,坐上了大埔交通站派来接应的木船。
【同期声】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研究员 秦梓高::当时派了两个交通船来接李德。李德当时就坐在后一只船,前面一只船打前站,看有什么问题就叫李德避一避。当船行到青溪之后,青溪的税务站那边在查货物跟人员。这时前面的船传(信号)给后面的船,说明前面已经在查。那个交通员呢,不会讲(外国)话就用手势问,你会不会潜水?李德点头。以后就跳在船底下,慢慢随着船游过去,过了这个税站,他又上了船。
【串词】尽管当年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被誉为“敌人打不掉、摧不垮的地下航线”,但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有若干位赤胆忠心的交通员和革命群众还是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也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请继续收看第六集《不屈精神》。


作者:汕头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