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在海关工作,算起来从1962年一直干到2015 退休返聘又干了19年。虽然我不是学习海关专业的,但是在海关工作时间长,对(钟楼)有感情了,对海关(钟楼)的一草一木非常关心。有时候参观团来了,有需要的话,我也给他们讲解一下。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现在的港口变化是很大了,海关钟楼是1919年开始奠基,两年的时间吧,就是钟楼建起来了。(前面以前)是滩涂,在改革开放以后填起来了,陆地向大海延伸至少有100米。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这个钟楼的建筑风格是英国人设计的,设计这个楼也考虑到汕头的气候条件,所以建筑风格是欧陆风格,再结合汕头的气候条件而成的建筑风格。这栋楼是1556平方面积。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2006年汕头海关对钟楼进行原貌的修复,改为关史陈列馆。当时我在筹备的过程中,通俗讲,我好像充当一个顾问的角色一样,像这个天台(原本)有米字形的通花,这个通花在“文化大革命”也受到了冲击,把它打掉了,变成交叉了。我们搞这个陈列馆的时候,又按照原貌恢复。这个钟的一些零件都坏了,列为陈列馆时改成电子钟,但是钟盘还是原来的,罗马数字,这个没有变,基本上我们这个楼外观没有改变,还是按照原来的修旧如旧。内部就改变了,为了需要,就把一楼都打通了。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现在整个陈列馆分为楼上和楼下两个展区,楼下展示的是潮汕地区海关的历史沿革,楼上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汕头海关的发展变化。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谈到汕头海关的历史,我们就不能绕开这个石碑,为什么不能绕开这个石碑呢?因为这个石碑是1860年在妈屿建“潮海关”买了一块地,立了一个地界碑。1860年既是汕头全新“潮海关”开关的时间,也是我们汕头开埠的时间,到现在来说150多年的历史了。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这个是手摇计算机,我们现在用的电脑,可以说它是老祖宗了,加减乘除都可以算。当时这个东西很宝贵的,只有搞统计的人专用,其他人不敢动手的。我们汕头海关有两台,其中有一台送到海关总署博物馆,现在我们这里留了一台。这里是个扫雷器,这个东西我当时有用过,如果从船上卸下来的粮油食品进仓,我每次用它来扫描,如果有金属的话,它的指针会自动摆动。
【同期声】讲述人 汕头海关退休干部 王宏强(84岁):这棵老树有50多年了,跟我的关龄是同等的。我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欢迎大家来这里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