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这里是汕头》(70):老埠茶事

2021-06-23 15:01:14 来源:本网

《这里是汕头》老埠茶事


【同期声】张虹 汕头工夫茶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潮汕茶叶研究院创办人

我叫张虹

我致力于传播工夫茶艺和工夫茶文化已经10年

在这个领域

我深深感受到潮汕文化清静雅致和博大精深的一面


现在 潮汕工夫茶遍布家家户户

很多人可能以为潮汕人自古如此

其实翻查历史 这其中有个过程

它的源头要从我们的老汕头埠说起

这里也是我出生的地方


俗话说“坐书斋哈烧茶”

说的是工夫茶昔时是富人茶、闲人茶


根据汕头民俗专家鄞镇凯老师的《汕头埠旧事》记载

汕头开埠成为新兴城市

工夫茶跟进汕头埠 进入各家行铺

成为行铺招待客人的必备器具

当时汕头埠专业的茶叶店有

永泰路75号的林品珍茶行 至平路43号的龙风茶庄

还有升平路的锦芳 安平路的陈泰丰 至平路的国珍茶行

专业的茶楼有风记 华记 高升三家

地点都在旧公园前一带

鄞老师讲到 上世纪50年代

像陈泰丰茶米铺(茶叶店)

他在骑楼下(五脚砌)的店前

一到晚上因为他的灯光比较亮

周边小孩子喜欢到那里去玩

打烊后 总有流浪的人来到他的店前借宿

店家不仅不会赶他们

还经常给他们送水送粥

这就是当年的潮汕茶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

工夫茶通常三个杯子摆成一个“品”字

人品的“品”字

说的就是茶道即人道的人生道理

茶在以前大都是用于出口

有钱人才喝得起茶

到上世纪70年代初 工夫茶开始普遍大众化

因为当时有几个条件:

煤油灯问世 煤油供油量不断增加

解决了燃料问题

茶叶供应量增加 每月每户有几泡茶配给

这样才有条件泡工夫茶


工夫茶在普罗大众 贩夫走卒 工匠水手

在教书先生的蜗居 乌桥的四肚运输船

或者教戏先生的戏囊边四处摆开

这其中造就了无数品茶高人

工夫茶成为老汕头埠街头巷尾骑楼下一抹动人的景致

今天的老汕头埠依然有众多茶店在这里坚守

其中有许多是好几十年的老字号

在潮汕方言中 茶叶叫作“茶米”

潮汕工夫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与我们的老汕头埠须臾不离

他融入我们的血脉 滋养着我们潮人的精神

据统计 潮汕每户人家的年平均消费茶叶9公斤

人均饮茶量居全国之最


潮汕工夫茶我们经常泡的有

安溪铁观音 潮州凤凰单丛茶 武夷岩茶

另外一款是揭阳的炒茶

这四款都是用工夫茶具沏泡

(前三种)是乌龙茶系列

潮汕人喝茶从早泡到晚 从晚喝到早

都要喝这杯茶

所以这杯茶必须是一杯温性的茶

对我们身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我很喜欢知堂老人在《喝茶》中的一段话

喝茶当以瓦屋纸窗下 清泉绿茶

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尘梦

今日我回到老汕头埠

品茶 再读此文

眼前的老汕头埠从衰老到今日重光

他不就像这杯回甘的茶 尘埃落定时

我们回味他的“喉底”

有种欢喜自然而来


【字幕】工夫茶的精神内涵:和、敬、精、乐

一壶工夫茶折射了潮汕的历史人文与世情人生

我作为工夫茶艺非遗传承人

自幼跟着爷爷在老汕头埠

接触工夫茶 品泡工夫茶

深深体会到潮汕茶文化的现状是

饮者众而识道者寡

所以我立志成为传播潮汕工夫茶的一名使者

让工夫茶文化形成体系

成就内涵和品质

2015年 我创办了潮汕茶叶研究院和工夫茶志愿者团队

也一直致力于把工夫茶文化送进社区和校园

我们在老市区汕头二中有一个工夫茶传承基地

我们也在一步步把工夫茶文化推广到海内外

为弘扬、传承潮汕工夫茶这张潮汕文化名片

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作者:汕头广播电视台 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