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这里是汕头》(71):秋日静美 冠山独好

2021-06-23 16:21:36 来源:本网

《这里是汕头》秋日静美 冠山独好


【配音】已是入秋时节,这里仍是夏日的色彩,澄海冠山,这个古村落在解放初就非常有名。

【同期声】主持人卓帆:

今天我们来到澄海区冠山社区,.听说早在1958年,国务院就给这个村颁发了一张奖状,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同期声】郑书贵 冠山社区原书记 :

1958年,澄海第一任县长余锡渠带工作组在冠山蹲点,兴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才有后来的粮食增产,到(上世纪)70年代赶上整个澄海成为吨谷县,1958年得到国务院颁奖,周恩来签名的。


【配音】在历史上,早在宋代,潮州前八贤之一、易学大师卢侗因为“见冠山山明水秀”,在此结庐读书、授徒,并终老于此。卢侗为后人留下“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的警世名言。到明朝,这里走出了一位隆庆皇帝御题“澄海初开”的澄海第一进士张会宗。隆庆三年即1569年,冠山书院建成,书院由澄海知县蔡楠带头捐俸银而建,至今已有451年,蔡楠也曾在这里授课讲学。

【同期声】卢启平 卢侗裔孙:

建冠山书院的立意非常高远,要追全国著名的白鹿洞,孙子讲学的杏坛,冠山书院建成,蔡楠在这里办学、讲学,对冠山居民、人文、尊师重教起非常大的作用。

【配音】这座传统潮汕祠堂式学堂,前后三进,第二进正座大厅为讲学堂,祭祀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正厅有20扇木门,门肚镌刻劝学、礼学诗句,启示后人以诗书道义为立身处世之本。


【同期声】主持人 卓帆:

“一曲宋元遗韵在,冠山韩水此情长”这是大作家老舍来到冠山留下的诗句。是的,从宋朝的卢侗,到明朝的蔡楠,澄海这个人文历史丰厚的县城,它厚实的底蕴,我在冠山书院有深刻的体会。

【同期声】 主持人 卓帆:

到这里洗涤心灵,得到内心的一份安静,这里虽然幽静,还是很灵动,有小鸟叫,风声,树叶的声音,走进冠山书院,感觉整个人都沉淀下来,沉静下来了,可以安心看一本书。


【配音】古老的文脉和文化气息,丝丝缕缕存续于冠山书院。如今,冠山书院为广东省现存四大明代书院之一,与樟林古港一起被誉为澄海历史文化的两块"瑰宝”。

【同期声】郑书贵 冠山社区前任书记:

这个村文化底蕴浓厚,村里文化名人多。原来这个书院办学校,很多学生从这儿走出去,现在书院重新打造,很多学者旧地重游,潮汕很多人来参观。

【同期声】主持人 卓帆:

潮汕方言专家林伦伦教授说:“澄海人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得益于澄海冠山书院良好学风的滋养。”可见,一座书院已经影响到一方的百姓,一方的风气和民风。我今天在冠山书院,感受这里穿越千年的宁静,内心也是一份丰厚的收获。


作者:汕头广播电视台 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