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历史潮汕》第十七期:先民足迹——宋代潮州的盐业和陶瓷业(下)

2021-06-24 15:30:17 来源:本网

《历史潮汕》第十七期:先民足迹——宋代潮州的盐业和陶瓷业(下)

【创建人】 林剑铭


【串词】回望历史,解读潮汕。欢迎继续收看《历史潮汕》,我是陈勇。上期节目我们讲到宋代潮州的水陆交通情况,随着驿道的开辟、驿站制度的完善以及广济桥等多座桥梁的铺设,潮州的交通环境大大改善。路通财通。那时,潮州的工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现在,我们就来讲讲当时的盐业和陶瓷业。

【串词】潮汕地区产盐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经是岭南著名的盐产地,到宋朝时已经十分发达。元代编撰的《三阳图志》记载:“潮之为郡,海濒广斥,俗富鱼盐,宋设盐场凡三所。” 【配音+字幕】 即是说,潮州海岸线漫长,渔业盐业资源丰富,宋朝的时候就开设了三处盐场。根据考证,这三处盐场分别是小江盐场、招收盐场、隆井盐场,位置分别处在现今的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等地。除了官盐之外,当时沿海居民私人的小盐灶也星罗棋布。以致于北宋末年翰林学士王安中路过潮州时,曾咏诗: 【配音+字幕】 “万灶晨烟熬白雪”,记下了当时的景象。

【串词】有文献记载,北宋初年潮州官盐,每年必须征纳的额度已达3万3千石(dan)。而当时整个广南路,也就是现今广东广西两省,每年纳盐额共计不过10万石,可见潮盐在整个岭南盐业生产中,地位举足轻重。当时,潮盐除了供应现今梅州、汕尾、惠州一带,还一度被批准销往福建汀州。

【串词】与煮盐业一样,宋代潮州的陶瓷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考古发掘来看,当时的窑灶主要分布于潮州城郊区,以及现今澄海程洋冈的营盘山等地,其中以潮州城韩江东岸的笔架山窑区最为重要,在长达三四公里的山坡上,窑场密集,素有“百窑村”之称。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在不同地点发掘到6尊释迦牟尼白瓷造像,均刻有落款“潮州水东中窑甲”“匠人周明”等字样,据考证,这瓷制品就是出自宋代笔架山窑区。笔架山窑区产品类型非常多,主要是碗、盏、盆、杯、瓶、壶等等生活用品;其次还有人像、佛像、西洋狗等工艺品。从这类工艺品来判断,当时的瓷器主要销往国外,是专为外国人设计的器物。现在,东南亚、西亚、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发现、发掘了不少宋代的潮州古瓷器。

【串词】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宋代潮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潮州官府和民间对文化教育事业也非常重视,下期节目,让我们来了解当时的儒学教育的情况。好,感谢收看《历史潮汕》,再会。


作者:汕头广播电视台 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