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头库 > 专题片

《历史潮汕》第三十八期:先民足迹——明代潮州农业

2021-06-30 14:42:39 来源:本网

《历史潮汕》第三十八期 先民足迹——明代潮州农业

【创建人】 林剑铭

【串词】 回望历史,解读潮汕。欢迎继续收看《历史潮汕》,我是陈勇。上期节目我们开始讲明代的潮汕史,主要是明初卫所制度的建立,以及潮汕的海防部署。这一期,我们接着来讲明代潮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串词】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在明代,“潮州”这个地理概念,要比宋、元两朝大得多了。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潮州改称为“潮州府”,而且把宋、元两朝时期的“梅州”改称“程乡县”,划归潮州府管辖。到了明代中期的成化年间,从海阳县分出了一个饶平县;到了嘉靖年间,又从潮阳县分出了一个惠来县,一个普安县(后改称普宁县);从饶平县分出了大埔县;再后来又割揭阳、海阳和饶平三县部分属地,设立了澄海县。接着又在广东、江西交界成立一个平远县,也划归潮州府管辖。到明朝末期又从程乡县和平远县割出一部分属地,设立镇平县。因此,潮州府从明初统辖四县,到明末统辖十一县,辖区一直在扩大。

【串词】明代潮州府之所以管辖的县越设越多,最主要还是因为人口的增长。从明初到明中期的嘉靖年间,社会相对安定,大量移民从福建迁入地广人稀的潮汕平原。而朱元璋在建国之初,曾规定允许百姓垦荒田为己业,并免徭役和赋税三年,同时派官员下乡督导水利建设,这使得饱受战乱的潮汕逐渐恢复生气。特别是农业,双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后人研究,明代潮州粮食平均亩产达440斤,比当时南方水稻平均亩产392斤的水平,高出10%以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当时潮州先民在韩江中下游筑塭围垦,并形成了河渠涵闸等农田排灌系统。其中有两条人工开挖的渠道规模最大,一条是地方政府利用古潮州溪故道疏浚而成的三利溪;一条是潮州乡绅薛侃倡导并动员民众开凿的中离溪。这两条人工渠至今仍保留着。

【串词】粮食生产的发达,使粮食商品化成为可能。据地方志书记载,明代中后期榕江流域生产的稻米还远销福建省。另外,当时潮汕出产的水果品种很多,其中荔枝、龙眼和柑橘数个品种,最为人称道。嘉靖年间编撰的《潮州府志》记载,当时潮州各县需向朝廷进贡荔枝数千斤。而随着甘蔗的种植,潮州开始有制糖业。万历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写了一本书叫《潮中杂纪》,里面提到:“潮之葱糖,极白极松,绝无渣滓”。

【串词】讲了明代潮汕的农业,下期节目我们就来讲讲手工业。好,感谢收看《历史潮汕》,再会。


作者:汕头广播电视台 电视节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